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 —— 由成立三年的Intel公司推出的 4004 CPU —— 在美國矽谷誕生。……而與此同時,世界上第一個結構化編程語言 Pascal 正式誕生,軟體編程領域也開始由此走出了象牙塔、走向了大眾。……Delphi 是 Windows 平台下著名的快速應用程序開發工具(RAD),一個集成開發環境(IDE)……「真正的程序員用C++,聰明的程序員用Delphi」
引言
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 —— 由成立三年的Intel公司推出的 4004 CPU —— 在美國矽谷誕生,開啟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同時也使得計算機的應用領域,開始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過程式控制制逐步走向普通家庭。而與此同時,世界上第一個結構化編程語言 Pascal 正式誕生,軟體編程領域也開始由此走出了象牙塔、走向了大眾。
作為一門高級編程語言,Pascal語言語法嚴謹,層次分明,程序易寫,可讀性強。這些特點與當時陽春白雪的其他編程語言形成了極大反差,一出世就受到廣泛歡迎,促使其被廣泛用於各種軟體的編寫,同時也降低了軟體編程語言的學習曲線,為軟體領域的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Pascal語言
作為一門軟體編程語言,基於ALGOL的Pascal語言是最早出現的結構化編程語言,具有豐富的數據類型和簡潔靈活的操作語句。由瑞士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的Niklaus Wirth(尼古拉斯·沃斯)教授於六十年代末設計並創立,並在1971年正式以數學家Pascal(帕斯卡)的名字為之命名,由此被稱為Pascal之父。當然此Pascal是指Pascal編程語言。

尼古拉斯·沃斯教授曾提出著名的公式:「演算法+數據結構=程序」,這一公式言簡意賅的定義了程序,充分說明了軟體程序的設計思想核心。憑藉這一句話,尼古拉斯·沃斯教授獲得了1984年的圖靈獎。
在軟體編程高級語言發展過程中,Pascal語言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其是第一個系統地體現了結構化程序設計概念的編程語言。由Pascal語言開發的程序,源代碼一般分為名稱(program後自擬)、設置(var後規定)、開始(begin)、程序(正文)、讀取(read/read ln)、結束(end),結構層次強,嚴謹而又緊密。
在最初,由於有益於培養良好的程序設計風格和習慣,Pascal語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教授學生結構化編程,作為計算機編程的入門語言,因此也被稱之為「學院派語言」。在國內八九十年代的大學中,真正接觸編程就是從學習 Pascal 語言開始的,之後才輪到彙編語言、C 語言。
Pascal 語言的高峰時期,很多公司都採用其作為開發語言,很多著名應用軟體也都是使用其進行編寫的。比如,Pascal 語言是蘋果公司早期開發使用的高級語言;而像Total Commander 應用是使用 Object Pascal語言編寫的。另外,Pascal語言還是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和全國奧林匹克信息學競賽的程序設計語言之一。

在Pascal語言問世後,先後產生了適合於不同機型的各種各樣的版本,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Turbo Pascal系列軟體,而應用最廣泛的則是是 Free Pascal 軟體。
Pascal語言發展到後來,也形成了一些標準,並由Pascal標準委員會所創立和維護了部分版本,但卻不包括影響巨大的Borland Pascal。由於 Turbo Pascal 系列和 Delphi 系列軟體功能強大並且廣為流行,其使用的 Borland Pascal 和 Delphi Object Pascal 基本上已自成一種標準。
Borland Pascal 和Delphi Object Pascal 都是由 Borland (寶藍)公司專門為其開發的編譯工具設計的 Pascal 語言。前者是用於DOS的 Turbo Pascal 系列和 Windows 3.x 的 Turbo Pascal for Windows 的傳統高級語言,後者是用於 Windows 操作系統的 Delphi 和 Linux 的Kylix 的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

Delphi
Delphi 是 Windows 平台下著名的快速應用程序開發工具(RAD),一個集成開發環境(IDE),最早的版本由美國 Borland(寶蘭)公司於1995年開發,主創者為 Anders Hejlsberg(安德斯·海爾斯伯格)。

作為計算機科學家和 Delphi 的創立者,安德斯·海爾斯伯格最早先是編寫了一個被稱之為「Compass Pascal」 編譯器核心。後來他把這個編譯器核心授權給了美國Borland公司,並作為僱員加入 Borland 公司,並且是後來所有 Turbo Pascal 版本與 Delphi 前三個版本的架構師。而後來安德斯·海爾斯伯格被比爾.蓋茨親自挖到了微軟,成為了Borland公司和微軟公司後續一系列官司的導火索。

Delphi 使用的核心是由傳統 Pascal 語言發展而來的 Object Pascal,以圖形用戶界面為開發環境,透過IDE、VCL(可視化控制項庫)工具與編譯器,配合連接資料庫的功能,構成一個以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為中心的應用程序開發工具。
Delphi 的最後版本為發佈於2004年的Delphi 2005,已變成了一個綜合性的IDE,已經不是純粹的 Pascal 語言的RAD了。而Delphi的命運也開始變得波折起伏,讓 Delphi 粉絲痛惜不已。
Borland公司在隨後的2005年發布的Delphi版本,被改名為 Borland Developer Studio(BDS) 2006。時間進入2006年後,Borland公司沒有發布新的BDS版本,而是將BDS 2006拆分成幾個獨立的版本,包括Delphi for win32。與此同時將內部IDE生產部份單獨成立了一家被命名為 CodeGear 的公司,企圖恢復Delphi昔日的榮光。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 CodeGear 公司在發布了 Delphi 2007 後,於2008年被Borland公司整體賣給了Embarcadero(易博龍)技術公司。讓還在堅守的 Delphi 程序員,以及Delphi 迷們稍感欣慰的是易博龍公司保留了 Delphi 的名稱,但將其包含於Embarcadero RAD Studio中,新版本被命名為了 Delphi XE 系列。最新的發布版本是Embarcadero Delphi 10,但知道、使用的人已經非常有限了。
Delphi被稱為第四代編程語言,具有簡單、高效、功能強大的特點。由於其兼具高效強大和簡單易學的特點,所以在坊間流傳有一句絕對是對Delphi最經典、最實在的描述的話,這句話就是「真正的程序員用C++,聰明的程序員用Delphi」。
結語
Pascal語言作為一門結構化高級編程語言,在面向對象編程成為主流前的時代,曾經影響了整整幾代的程序員。以Pascal語言成名的 Delphi 也造就了傳奇,成為了過去時,但Pascal語言之父 尼古拉斯·沃斯 教授的「演算法+數據結構=程序」的軟體思想,還必將會繼續指引現在和以後的程序員們前進的方向。
Delphi是開發工具史上的奇蹟,必將留存於很多人的記憶之中。作為曾經靠 Delphi 吃飯的「失敗」程序員,人生第一段程序代碼就是在草稿本上使用 Pascal 語言編寫的人,至今依然深深的懷念與迷醉於Pascal語言的嚴謹和層次分明的結構,其產生的編程美感是其他編程語言所不能給予的。
雖然 Delphi 已然老去,成為了傳奇,在更名後的歲月里不斷掙扎撲騰,漸漸遠離了新生代程序員的視野,但歷史必將有其地位,必將有無數人向其致敬。
在歲月逐漸褪去光華的今天,回首曾經不分晝夜的編寫代碼的日子,因為Delphi,可以無悔。在此向 尼古拉斯·沃斯 教授、 安德斯·海爾斯伯格大師 表示深深的敬意!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76578.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