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這13種測試方式「探索性測試方法有哪些」

一般大型公司的產品測試流程,是全功能測試3遍+系統測試2遍+上線測試1遍;

探索性測試一般都在系統測試階段完成,這個階段系統軟體質量已經趨於穩定,不需要再像功能測試,全測試用例遍歷測試了。而是採用較簡單的一些測試方法,例如冒煙測試,探索性測試~

探索性測試,與敏捷性測試有著一些共同處,它是一種軟體測試風格,強調測試人員的自由!

探索性測試的含義:測試相關學習,測試設計,測試執行和測試結果分析作為相互支持的活動,都是並行的執行的。

也就是說,它沒有像瀑布流,第一個階段完成後再進行下一個階段,而是可以自由的並發進行。

進行探索性測試的主要目的有: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最多嚴重的bug;通過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找到還未被發現的問題,找到漏網之魚;

探索性測試的步驟

1、確定核心模塊功能;

2、查看bug管理庫或溝通開發,確定問題較多的模塊;

3、根據啟發式測試策略模型漫遊測試模型挑選補充測試策略進行測試;

4、邊學習,邊設計,邊執行,邊思考;根據具體情況隨時修改測試策略;

啟發式測試策略模型:

測試人員通過質量標準,項目環境,產品元素–>指導測試技術的選擇和應用–>併產生觀察到的質量結果

測試技術要求:多樣性,平衡代價和收益,發揮測試人員技能;

質量標準也可以理解為預期質量,項目環境理解為測試人員和其他資源的配置,產品元素理解為測試要點(數據、介面、功能)

漫遊策略模型:一組測試方法六個區,對應不同的測試方法

商業區:軟體測試和功能

歷史區:歷史版本遺漏代碼,曾出現較多的缺陷

旅遊區:對新用戶有吸引力的功能和特性

娛樂區:完成主要功能後,輔助性特性和功能

旅館區:軟體休息時還必須運行的特性和功能

破舊區:用戶手冊未提到的,需要測試人員注意的特性和功能

探索式測試詳解,啟發式測試模型包含的幾十種測試方法你都會了嗎

比較常用的測試方法:

1、賣點測試法:專註核心用戶情景,將測試資源投入到用戶最常用的功能和操作上,有助於提高核心功能的穩定性。

2、地標測試法:從場景開始並從場景中選取特定功能的地標,然後隨機打亂地標的順序,得到不同的場景。

3、極限測試法(壓力測試):測試重點是系統的應變承受能力,不斷挑戰軟體。

4、強迫症測試法:重複場景中每個步驟兩次到三次,測試重點是系統處理重複輸入的能力。

5、通宵測試法:自動化用例重複執行,更多的關注產品的持續運行能力。初始化數據沒有被重置,可能會發現潛在問題。

6、破壞測試法:強迫軟體做一些操作,掌握軟體成功完成操作必須使用的資源,不同程度上移除或限制那些資源。

7、收藏家測試法:應用軟體的所有功能都走查一遍,對每種可能出現的結果,都盡全力去嘗試。

8、超模測試法:關注界面,正確位置,可用性,設計合理,屏幕刷新等。有助於提高產品的可操作性和易用性。

9、配角測試法:測試人員挖掘出輔助性功能的特性,關注這些功能,有助於提高產品的正確性和完整性。

10、取消測試法:充分利用取消退出或其他按鈕。

11、通宵測試法:長時間運行測試。

12、反叛測試法:逆向測試:每次輸入最不可能的數據 歹徒測試:非法輸入 錯序測試:用錯誤的順序操作

13、懶漢測試法:測試系統默認值的處理能力,輸入框默認數據提交。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76326.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19 13:21
下一篇 2024-12-19 13:2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