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感性認識的組織方式——這一認識賴以完成的手段——不僅受制於自然條件,而且也受制於歷史條件。」德國文化批評家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1935年如此寫道。他的意思是,我們就像是在一塊由前人構建的屏幕上觀察這個世界。
說到屏幕,在今年6月的蘋果世界開發者大會(WWDC)上,出現了一款令攝影師、電影剪輯師和設計師都心潮澎湃的產品——新的蘋果液晶顯示器Pro Display XDR,它是配合蘋果的高端產品新款Mac Pro一起推出的(二者都會在今年秋天上市)。

我有幸近距離體驗了這款產品,它的方方面面都令人震撼:6K(6016×3384像素)的解析度、超高亮度(峰值亮度可以達到電影院屏幕的30倍,是普通電視的2~3倍)和對比度(1000000:1,大致相當於同一張白紙在陽光下和月光下的對比)。當然,還有它令人咋舌的4999美元定價,這意味著它的目標只會是專業市場。
但是,就算你的工作並不需要看清4k數字視頻中的每個細節,這台顯示器依然值得你關注。在一個大量生產影像的世界裡,技術決定了我們對視覺體驗的預期,就好像本雅明所說的那樣。攝影讓畫家不再執著於精確重現事物,轉而投身於印象派和抽象的表現手法。電影又使得攝影顯得如此獃滯。彩色電影讓黑白電影顯得陳舊落後。高清電視讓標清解析度看起來滿是顆粒。而最近的創新,例如高動態範圍(HDR)攝影和攝像,讓過去的影像作品顯得平淡而缺乏生氣。如今,蘋果新顯示器的畫面對比是如此鮮明,該公司認為HDR已經不足以形容其能力——產品名字中的XDR代表的是「極致動態範圍」。

不管技術的名字是什麼,提供更出色的動態範圍並不只是顯示出更深邃的黑色和更鮮亮的白色,它要做的是展示出過去淹沒在高亮和陰影中的微小細節。簡單來說,HDR影像試圖還原人們肉眼所見的世界。直到現在,專業人士仍需要價格高達數萬美元的專業顯示器才能完整重現HDR影像。
而蘋果,就像當初推動高解析度「視網膜」屏幕普及那樣,要以可承受的價格把HDR技術帶給那些獨立電影製作者、小型設計工作室、放射科診室或科學實驗室——以及其他需要清晰準確的影像的用戶。

為了製造出Pro Display顯示器,蘋果也煞費苦心。舉例來說,這款顯示器採用了由576個藍光LED組成的背光陣列,而不是傳統顯示器上常見的安裝在邊緣的白光LED背光帶。負責領導產品開發團隊的蘋果顯示器工程師文森特.古(Vincent Gu)告訴我們,這是因為藍光可以用單晶元發射,從而實現比白光更精確的控制。藍光射入色彩矯正片,「通過量子物理變換」轉變為寬光譜的光,他解釋說。
這台顯示器本身也是一台計算機,一個新的時鐘控制模塊不僅可以控制LCD的像素,還可以控制像素後的背光源——例如分析顯示內容進而關閉對應區域的LED,從而顯示出純正的黑色。「時鐘控制器中的演算法負責和諧調控整個畫面,」古說,「我們進行了大量的計算,但我們沒有操控用戶要顯示的內容。」

蘋果Mac市場部門的柯里恩·諾維利(Colleen Novielli)說,蘋果的目標是幫助視頻剪輯師、攝影師、3D動畫師以及其他用戶,保證他們可以精確理解自己的作品到了最終用戶眼前的電影屏幕或印刷品上是什麼樣子。「這可以幫助每個人創造出最佳的作品,因為他們可以看到自己的構想完美展現時的效果。」諾維利說。
考慮到電子工業飛快變化的特性,這項技術遲早會下放到消費領域,它可能會改變我們所有人對視覺體驗的預期。本雅明曾驚嘆過:「一張放大的快照並不是簡單地將原本可見但模糊的細節變得清晰——它揭示出了拍攝對象的全新結構形態。」顯示器中的世界就是我們的新現實。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73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