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設備:
網路攝像機、硬碟錄像機NVR(或者普通pc機加客戶端,適合家有台式電腦的普通用戶少量安裝)、交換機(需根據攝像頭數量和碼率進行調節,可採用供貨商的建議)硬碟、顯示器、網線、電源護套線、電源適配器(或12V直流開關電源)、攝像機支架、網線水晶頭等。
安裝原理:
前端攝像機在供電正常運行的狀態下,通過網線和交換機將捕捉到的視頻信號傳到後台的硬碟錄像機就行預覽和存儲。針對監控系統點數的不同具體的連接方式有差異,具體連接圖可看下面第三步。

安裝步驟:
第一步:
確定攝像機的安裝位置和監控區域,將攝像機通過攝像機支架固定到建築物或桿架上。
第二步:
確定後台設備(硬碟錄像機和顯示器)的擺放位置,硬碟錄像機安裝好硬碟並擺放好,並為後台設備準備好電源插排。
第三步:
前後端都完成好後,就需要布線(如果前期做好規劃或方案,這一步其實是優先進行的,特別是在準備裝修的環境下,管線是需要預埋好的),線路分兩部分:首先,確認好交換機的位置,需通過網線將每個攝像機連接到交換機,還需要將網路硬碟錄像機(NVR)跟交換機接通,本著方便走線和美觀、安全的原則走線,並在每根網線兩頭做好水晶頭;其次,攝像機電源供電線布線,每個攝像機都需要一個12V/1A或2A的電源適配器,看施工環境或成本要求,可以用開關電源代替(建議一個12V/10A的開關電源不要帶超過10個攝像頭,以此類推),需另配電源插頭。另外,根據監控系統的點數不同,所採用的連接方式也不同。

架構一:1-8個點的小型工程
針對於1-8個點的小型工程,可以直接採用普通百兆交換機實現網路環境搭建。假如採用200萬像素IPC,碼流以6Mbps計算,8台攝像機佔用帶寬為8*6=48M,而百兆交換機實際使用率為50%-70%,即50-70M,完全可以滿足8台IPC的傳輸要求。

架構二:9-50個點的中小型工程
針對於 9-50個點的中小型工程,僅僅採用百兆交換機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更高性能的二層全千兆交換機作為匯聚,才能保證視頻信息的流暢傳輸。

架構三:50個點以上的大中型工程
針對於50個點以上的中大型工程,需要採用三層網路架構:接入層、匯聚層、核心層。同時由於點位較多,對核心層交換機的性能要求較高,一般這種情況下需選擇華為或華三等知名廠家的三層全千兆核心交換機。

第四步:
調試攝像機,在安裝完成,並接通所有線路之後,為攝像機送上電源,需在網路硬碟錄像機(NVR)上進行相關網路設置,添加分配網路攝像機(不同廠家的配置方法有差異),這樣添加完所有攝像機後,就會看到圖像,可以對攝像機的角度、可調焦鏡頭等進行調試到合適的效果即可。

注意事項:
網路硬碟錄像機的相關設置,錄像、圖像色彩等都是需要進行手動設置的,可根據購買的設備的說明書進行操作。這樣一套網路監控系統就算完成了。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73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