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置編碼集:
設置請求的編碼:
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伺服器編碼)
在代碼中也就是這樣:

本身這個語法是對請求實體進行設置編碼,針對於post有效,如果需要對get同時設置編碼,需要在設置埠號的地方添加一個useBodyEncodingForURI=”true”.,如下圖:

設置響應實體中的編碼:
response.setHeader(“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伺服器編碼”)
在代碼中是這樣:

表單如果是get方式提交,那麼action後面跟的參數會被覆蓋。解決方式,1)使用post傳參。2)可以使用隱藏域
二、下載功能:
1)設置下載的響應頭
response.setHeader(“content-disposition”,”attachment;filename=文件名”)
文件名是用戶所接收到的文件的名字,如果文件名字中帶中文,需要設置編碼集為iso8859-1
在代碼中是這樣:

2)將資源以流的方式輸出

三、伺服器跳轉的兩種方式:
請求轉發:
request.getRequestDispacher(地址).forward(請求對象,響應對象)
特點:
1)整個過程只有一次請求
2)地址欄不發生變化
3)效率高
4)不能訪問外部資源
5)絕對路徑的/ 代表的是根目錄之後的 /
6)一般習慣性的在請求轉發之後添加一個return
重定向:
response.sendRedirect(地址)
特點:
1)整個過程只有兩次請求
2)地址欄發生變化
3)效率低
4)能訪問外部資源
5)絕對路徑的/ 代表的是埠號之後的 /
6)一般習慣性的在重定向之後添加一個return
路徑總結:
請求轉發: 絕對路徑的/ 代表的是根目錄之後的 /
重定向: 絕對路徑的/ 代表的是埠號之後的 /
頁面的路徑: 絕對路徑的/ 代表的是埠號之後的 /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72900.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