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省錢裝機吶!還想多省點吶!就玩玩一般遊戲吶,噢,主要是上網課吶,別裝勒,你媽又不在,跟我還裝啥幺蛾子吶!誰不知道誰!學習一場戲,你方唱罷我登場唄,萬一演砸混合雙打唄!

這也是我曾經常有的待遇,不過好在已經轉化成了回憶。咱們言歸正傳,想省錢,又要欲蓋彌彰,只能按全原價報給父母,再從中尋找突破口,那我們此次就要全套使用「海鮮市場」了!

這套平台和之前推過的一套十分相似,只不過這套配置的全套都是在「海鮮市場」拿到的。我們現在先說一下閑魚購物指南——最主要的就是不要貪小便宜,每個型號都能搜到不少不同地域的產品,先要看賣家的信譽,最好是選閑魚玩家和信譽極好的個人產品,當然最好還要問清楚有木有售後啥的。

選處理器主要考慮了高性能,且價格優勢也很大的AMD家的R5 3600。它的綜合性價比非常高,基於先進7nm工藝Zen2架構,相比上一代Zen+架構介面類型為AM4,擁有6核12線程,基礎頻率為3.6GHz,加速頻率為4.2GHz,擁有三級緩存高達32MB,內存支持DDR4-3200MHz頻率,TDP功耗為65W,無內置核顯,需要搭配獨立顯卡才可以使用。實際上這款散片的身價在850~950之間,切勿選過低價賣家。

R5 3600的散片搭配微星MAG B550M MORTAR主板使用性價比非常高。而MAG B550M MORTAR隸屬於軍火庫系列,它是微星旗下最具人氣的主板系列!這個系列的陣營還在不斷壯大。二手的MAG B550M MORTAR主板身價在350~500之間,4XX的話成色應該會非常高。


確定了CPU,主板必須選得更前衛些。所以我們選了微星MAG B550M MORTAR迫擊炮,它在閑魚上口碑上乘,身價500左右。它整體用料的到位力度感覺一點不像個小板子,它的體重就不是一般ATX板子能比的。散熱片也是裝備齊全,並且散熱片不僅覆蓋到了MOS管,還通過導熱材料貼合在電感上,幫助電感也能有效降溫。

MAG B550M MORTAR採用了8相併聯設計,B550M迫擊炮的8相純數字供電不但供電精準,且每一路輸出能力達到60A!實際輸出能力比B460M迫擊炮還要強,這種設計也是考慮到下一代銳龍3000XT多核CPU,供電上特意加強的。

內存插槽為標準DDR4,風扇介面方面提供了CPU、系統風扇、水泵等多種介面,此外MAG B550M MORTAR還支持5V ARGB介面,還是2個!內存支持一直是AMD引以為傲的,雖說也是標準DDR4規格但是和Intel的B系列鎖頻相比要厚道得多,不但滿足2933MHz基準頻率還支持4400MHz的最高頻率!難怪微星屢次在AMD平台能破內存超頻紀錄,絕非偶然。

PCI-E插槽為4條,其中一條帶PCI-E鋼鐵裝甲的走CPU匯流排,搭配第三代銳龍可實現PCI-E 4.0,下方為走PCH,規格PCI-E 3.0,總的來說規格上彌補了B450/X470的不足。此外這次微星還給第一條M.2配置了冰霜鎧甲,有效降低硬碟溫度。

MAG B550M MORTAR支持6個SATA介面,並提供前置TYPE-C和USB 3.2 Gen1口。而且B550M MORTAR的6個SATA介面是支持SATA RAID多種陣列模式的!提供的USB 3.2 Gen 2介面數量從X570的8個驟減到2個,不過USB 2.0介面數量從4個增加到6個

背部介面方面為HDMI+DP、USB 2.0+USB3.1 Gen1,另外還有連接速度為10G的USB 3.2 Gen2口。網路方面為2.5G網卡,音頻為7.1聲道輸出,支持S/PDIF。

喬思伯MX400散熱器採用緊湊單塔結構,四熱管配置,熱管和散熱鰭片採用穿Fin工藝,一共有46片,提升13%散熱面積,邊緣折彎工藝配合140mm的ARGB PMW溫控七葉風扇保證風道和風壓。另外,底部是直觸式工藝,可以迅速將熱量傳導至散熱片上,官方表示可壓制處理器195W功率時的熱量。散熱器在海鮮市場上比比皆是,一百內能淘到很不錯的。

海康威視C2000 Lite固態硬碟可看做C2000產品的入門款,採用海康定製群聯E13T,東芝3D TLC顆粒,256GB版讀速2000MB/s,寫速1200MB/s,512GB版讀速2500MB/s,寫速2100MB/s,1TB版讀速2600MB/s,寫速2100MB/s,提供10年質保。就這個質保幅度我們也很推薦它。

長江存儲原廠顆粒+國產主控!銘瑄太極512GB SSD採用聯芸Maxio的MAS0902A主控,40nm工藝製造,具有32位CPU內核,4通道介面,SATA3.2標準,帶寬560MB/s。,還預留了2個空焊位。採用顆長江存儲原廠64層3D TLC NAND,單顆容量是256GB,總容量512GB。這個盤官方提供三年只換不修的售後政策,由於是新品,二手價格還算堅挺。

內存這東西現在也不是啥稀罕物了,國產顆粒也是蒸蒸日上,品牌則更是眼花繚亂,在海鮮市場淘內存,一定要認清賣家的信譽等級、賣家對產品的描述,因為現在不少大廠都承諾的是內存終保政策,我們此次推薦的是一對金士頓3200MHz 8G×2,這種駭客神條已經爛大街了,400的身價還是可以接受的。


海鮮市場絕對是機箱和電源的傷心地,只要是拆過封的機箱電源,就算是上過一次機,想快點變現也得折價30%左右,如果是用過一年半載的,最多四折起就不錯了我們搜到了一台ROG的光霸G15機箱,賣家描述全新未上機,報價才209!航嘉MVP K600金牌全模組在閑魚玩家那的報價也不過200,這兩樣的價格加起來還沒有狗東一塊K600的價格高。


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傻把式!下面針對上述硬體的推進行一下簡簡單單的測試!


這裡面有一個問題也很值得重視,那就是傳說中「AMD銳龍的神秘積熱問題」。我其實不是有意解決這問題的,真的是很偶然的我就是將MX400的底部用細砂紙輕度打磨了一下,硅脂換用了暴力熊Hydronaut版本。


暴力熊Hydronaut主要用於超頻,因為它的導熱係數很高,它的主要特點是性價比很高,Hydronaut本身不含硅油。所以比重很輕,使用起來很方便,所以比較適合用量比較大的用戶,比如水冷系統上。

而實際上Hydronaut是不需要大量塗抹的,像銳龍這麼大的散熱殼面積我也就擠了綠豆大小,用手指輕輕塗開,可以感受到粘度適中。


默認開機展示一下配置,遊戲加加可以看出MX400壓R5-3600的能力還是不用質疑的,穩穩地43℃,室溫為27℃。



之前沒有用暴力熊Hydronaut時我也測過這顆3600的溫度,拷機時破70℃那是正常發揮,所以我才對「銳龍神秘積熱的問題」深信不疑。而此次真的只是換用了暴力熊Hydronaut之後發現了一個小奇蹟,實測CPU-Z的全核性能時溫度頂至68℃;而在新版魯大師的拷機測試最高才62℃;接下來在AIDA64上拷機測試跑了30分鐘,這30分鐘跑了個最高63℃,平均61℃。

綜合跑分跑了855912,R5 3600跑了411133,這成績就真可以看了。

《極品飛車20:復仇》便是這樣一個偏向娛樂化調教的賽車遊戲——雖然大多數《極品飛車》系列走的都是這個調調,但在20這一代,Ghost製作組把這樣的風格發揚到了極致,甚至讓我產生一種「娛樂至死」的感覺。玩過遊戲,就好像看了一場可以親自上手操作的《速度與激情》電影——只不過它沒有坦克和裝甲車而已。在遊戲中實測96%佔用下64℃!這部遊戲對硬體的優化還是到位的!



GTX970 4G關羽版跑復仇2K高畫質還真的是有些吃力,好在三風扇的散熱效率確實不低,GPU使用率都在99%,溫度卻只有50℃出頭,實測的幀數也達到50fps+。能保持基本流暢,這套平台跑吃雞應該問題也不大。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72819.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