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英特爾正式發布了12代酷睿,從這一代處理器開始引入一項重要的變革,開始支持DDR5內存。不過,前幾年DDR5內存的價格非常貴,大部分朋友在裝機的時候仍然會選擇搭配DDR4內存版的主板。
現在已經三年時間過去了,DDR5內存的價格目前雖然還談不上白菜價,但是,已基本降至普通用戶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很多朋友都已經用上了32GB DDR5內存,這是目前的主流配置。
不過,有部分朋友現在可能有點不甘心:主板上還有兩根內存插槽閑置,現在正值雙十二大促期間,有沒有必要再加一根或者兩根16GB內存,將內存總容量升級至48GB或者64GB呢?
本文將採用Ryzen 7 7800X3D加GeForce RTX 4090這套配置,分別搭配32GB和48GB DDR5 6400MHz內存,在4K畫質模式下對比遊戲性能,供感興趣的朋友參考。
測試平台配置
主要配置如下:
處理器為Ryzen 7 7800X3D,主板為微星MPG X670E CARBON,內存為32GB和48GB DDR5 6400MHz,顯卡為GeForce RTX 4090,硬碟為兩塊三星970 EVO 1TB,操作系統為Windows 11。
遊戲測試
以下將分別測試七款遊戲,均採用4K畫質模式,以下系列圖片中左邊代表32GB內存平台,右邊代表48GB內存平台。
第一款遊戲是《戰神》。
- 32GB內存平台的平均幀速為119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94 FPS,幀時間為8.6ms,CPU使用率為21%,功耗為51W,溫度為55度,內存使用量為11.5GB,GPU使用率為98%,顯存使用量為8.6GB,功耗為374W,溫度為56度。
- 48GB內存平台的平均幀速為120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98 FPS,幀時間為8.0ms,CPU使用率為17%,功耗為51W,溫度為50度,內存使用量為11.7GB,GPU使用率為98%,顯存使用量為8.8GB,功耗為374W,溫度為57度。
在這款遊戲中,48GB內存平台的CPU使用率比對手低4%,內存使用量高0.2GB,GPU使用率相等,顯存使用量高0.2GB。
在平均幀速方面,兩個平台的成績基本相等,48GB內存平台的最低瞬時幀速比32GB內存平台高4 FPS,幀時間低0.6ms,可以忽略,整體性能指標都在正常誤差範圍內,是平局。
第二款遊戲是《賽博朋克2077》。
- 32GB內存平台的平均幀速為69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53 FPS,幀時間為15.1ms,CPU使用率為37%,功耗為63W,溫度為57度,內存使用量為11.3GB,GPU使用率為96%,顯存使用量為14.6GB,功耗為387W,溫度為56度。
- 48GB內存平台的平均幀速為69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49 FPS,幀時間為13.1ms,CPU使用率為36%,功耗為61W,溫度為57度,內存使用量為11.6GB,GPU使用率為94%,顯存使用量為15.0GB,功耗為368W,溫度為58度。
在這款遊戲中,兩個平台的CPU使用率基本相等,48GB內存平台的內存使用量比對手高0.3GB,GPU使用率低2%,顯存使用量高0.4GB。
在平均幀速方面,兩個平台的成績相等,48GB內存平台的最低瞬時幀速比32GB內存平台低4 FPS,幀時間低2ms左右,整體仍在正常誤差範圍內。
第三款遊戲是《寂靜嶺2》。
- 32GB內存平台的平均幀速為75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45 FPS,幀時間為14.6ms,CPU使用率為22%,功耗為55W,溫度為53度,內存使用量為12.5GB,GPU使用率為98%,顯存使用量為9.8GB,功耗為318W,溫度為55度。
- 48GB內存平台的平均幀速為76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49 FPS,幀時間為13.3ms,CPU使用率為23%,功耗為56W,溫度為53度,內存使用量為12.4GB,GPU使用率為98%,顯存使用量為9.8GB,功耗為322W,溫度為55度。
在這款遊戲中,兩個平台的CPU使用率、內存使用量、GPU使用率和顯存使用量全部都基本相等,差距可以忽略。
在平均幀速方面,兩個平台的成績基本相等,48GB內存平台的最低瞬時幀速比32GB內存平台高4 FPS,幀時間低1ms左右,整體仍在正常誤差範圍內。
第四款遊戲是《星球大戰亡命之徒》。
- 32GB內存平台的平均幀速為72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55 FPS,幀時間為13.5ms,CPU使用率為26%,功耗為59W,溫度為55度,內存使用量為15.4GB,GPU使用率為98%,顯存使用量為13.6GB,功耗為407W,溫度為61度。
- 48GB內存平台的平均幀速為71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59 FPS,幀時間為13.4ms,CPU使用率為27%,功耗為57W,溫度為55度,內存使用量為15.5GB,GPU使用率為98%,顯存使用量為13.3GB,功耗為413W,溫度為61度。
在這款遊戲中,兩個平台的CPU使用率、內存使用量、GPU使用率都基本相等,48GB內存平台的顯存使用量比對手低0.3GB。
在平均幀速方面,兩個平台的成績基本相等,48GB內存平台的最低瞬時幀速比32GB內存平台高4 FPS,幀時間基本相等,各項性能指標都在正常誤差範圍內。
第五款遊戲是《黑神話悟空》。
- 32GB內存平台的平均幀速為61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52 FPS,幀時間為17.0ms,CPU使用率為17%,功耗為49W,溫度為54度,內存使用量為12.3GB,GPU使用率為99%,顯存使用量為10.9GB,功耗為365W,溫度為56度。
- 48GB內存平台的平均幀速為61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50 FPS,幀時間為17.4ms,CPU使用率為16%,功耗為48W,溫度為51度,內存使用量為12.3GB,GPU使用率為99%,顯存使用量為11.1GB,功耗為357W,溫度為55度。
在這款遊戲中,兩個平台的CPU使用率、內存使用量、GPU使用率和顯存使用量都基本相等,差距可以忽略。
在平均幀速方面,兩個平台的成績相等,48GB內存平台的最低瞬時幀速比32GB內存平台低2 FPS,幀時間基本相等,各項性能指標都在正常誤差範圍內。
第六款遊戲是《霍格沃茨之遺》。
- 32GB內存平台的平均幀速為49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40 FPS,幀時間為20.3ms,CPU使用率為27%,功耗為57W,溫度為58度,內存使用量為20.3GB,GPU使用率為99%,顯存使用量為13.6GB,功耗為373W,溫度為55度。
- 48GB內存平台的平均幀速為49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36 FPS,幀時間為20.0ms,CPU使用率為27%,功耗為57W,溫度為57度,內存使用量為20.7GB,GPU使用率為99%,顯存使用量為13.8GB,功耗為375W,溫度為57度。
在這款遊戲中,兩個平台的CPU使用率相等,48GB內存平台的內存使用量比對手高0.4GB,GPU使用率基本相等,顯存使用量高0.2GB。
在平均幀速方面,兩個平台的成績相等,48GB內存平台的最低瞬時幀速比32GB內存平台低4 FPS,幀時間基本相等,各項性能指標仍在正常誤差範圍內。
第七款遊戲是《潛行者2》。
- 32GB內存平台的平均幀速為110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55 FPS,幀時間為8.5ms,CPU使用率為36%,功耗為63W,溫度為58度,內存使用量為19.5GB,GPU使用率為93%,顯存使用量為11.4GB,功耗為287W,溫度為53度。
- 48GB內存平台的平均幀速為114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55 FPS,幀時間為8.6ms,CPU使用率為35%,功耗為63W,溫度為59度,內存使用量為20.0GB,GPU使用率為98%,顯存使用量為11.3GB,功耗為309W,溫度為53度。
在這款遊戲中,兩個平台的CPU使用率基本相等,48GB內存平台的內存使用量比對手高0.5GB,GPU使用率高5%,顯存使用量基本相等。
在平均幀速方面,48GB內存平台比32GB內存平台高4 FPS,最低瞬時幀速和幀時間都基本相等,各項性能指標都在正常誤差範圍內,雙方整體仍然是平局。
對比結論
對比結果很明顯:在4K畫質模式下,相比32GB內存平台,48GB內存平台的遊戲性能並沒有明顯的優勢,雙方基本是平局。
換句話也就是說,如果你是遊戲玩家,現在已經擁有32GB內存,現階段已經足夠用,非常穩了。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升級、擴展內存容量是沒有意義和必要的,性能不會帶來明顯提升。
不過,如果你還非常看重生產力性能,要運行某些大型專業軟體(比如Adobe PR和AE等)的話,則另當別論。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升級內存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即使是將內存槽全部插滿升級至64GB,也無法完全滿足這些軟體的胃口,32GB內存只相當於剛解決了溫飽。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7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