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三視圖怎麼畫?
- 2、如何畫三視圖
- 3、在CAD中三視圖要怎樣來畫
三視圖怎麼畫?
關注
一、概述
對組合體進行形體分析,並確定了主視圖的投影方向後,按照組合體的組成方式,分疊加法和切割法兩種模式,不論哪種模式,繪製三視圖可以分為試畫底圖和加深圖線兩個步驟。試畫底圖時,使用形體分析法,依次畫出各結構的投影,注意各結構的相鄰接觸關係;加深圖線時,按投影規律把三視圖作為一個整體來加深,表面一個視圖,一個視圖的加深圖線。
二、形體疊加
1、布置視圖
根據組合體的最大尺寸,結合使用的圖紙幅面,選擇適當的比例,布置視圖,其標誌是畫出三個視圖的基準線,如圖1所示,選擇軸承的端面和軸線作為投影的要素,確定各視圖的位置基準線。

2、試畫底圖
按形體分析法分解組合體,從主要形體結構開始,畫出其三視圖,需要保證各結構的投影關係,由於是試畫底圖,線條要輕、細、准。
(1)軸承,如圖2所示,軸承的結構是圓筒,確定其大小需要三個尺寸。

(2)底板,如圖3所示,底板在軸承的下方,在上下方向需要一個定位尺寸,底板在軸承的前方位置,在寬度方向也需要一個定位尺寸,在長度方向由於左右對稱,底板和軸承不需要定位尺寸。底板和軸承沒有接觸關係,底板的結構是四稜柱,在邊緣有圓角,確定其大小需要四個尺寸。

(3)支承板,如圖4所示,支承板和底板、軸承有連接關係,支撐板與底板是疊加,在前後方向的後端面平齊,左右方向對稱。支承板與軸承在高度方向是相切。支承板的結構是三稜柱,頂端與軸承相交以後,頂點消失,確定其大小只需要一個厚度尺寸。支承板的視圖將影響到軸承的視圖,在俯視圖和左視圖中與切線的位置,軸承圓筒輪廓線線型有變化。

(4)肋板,如圖5所示,肋板和支承板、底板、軸承有接觸關係,肋板在支撐板的前方,在底板的上方,在軸承的下方。肋板與軸承的圓柱面相交,表面上有截交線。肋板的結構是五稜柱,與軸承相交以後,有一個邊消失。確定其大小需要三個尺寸。

(5)凸台,如圖5所示,凸台僅僅與軸承有接觸關係,在軸承的上方。前後方向需要尺寸定位,高度方向也需要一個定位尺寸,確定凸台平面的位置。凸台與軸承在表面上有相貫線。凸台的結構是圓筒柱,與軸承的孔相通。確定其大小需要三個尺寸。
3、加深圖線
按形體分析法畫出底圖後,把三個視圖作為一個整體來加深圖線,確保主視圖和左視圖之間高平齊,主視圖和俯視圖之間長對正,俯視圖和左視圖之間寬相等。
有些圓孔等的結構細節,在試畫底圖中,
如何畫三視圖
在畫組合體三視圖之前,首先運用形體分析法把組合體分解為若干投影面展開投影面展開個形體,確定它們的組合形式,判斷形體間鄰接表面是否處於共面、相切和相交的特殊位置;然後逐個畫出形體的三視圖;最後對組合體中的垂直面、一般位置面、鄰接表面處於共面、相切或相交位置的面、線進行投影分析。當組合體中出現不完整形體、組合柱或複合形體相貫時,可用恢復原形法進行分析。
在三視圖中,主視圖是最主要的視圖。
1.確定放置位置要確定主視投影方向,首先解決放置問題。選擇組合體的放置位置以自然平穩為原則。並使組合體的表面相對於投影面儘可能多地處於平行或垂直的位置。
2.確定主視投影方向選最能反映組合體的形體特徵及各個基本體之間的相互位置,並能減少俯、左視圖上虛線的那個方向,作為主視圖投影方向。
3.選比例,定圖幅畫圖時,盡量選用1:1的比例。這樣既便於直接估量組合體的大小,也便於畫圖。按選定的比例,根據組合體長、寬、高預測出三個視圖所佔的面積,並在視圖之間留出標註尺寸的位置和適當的間距,據此選用合適的標準圖幅。
4.布圖、畫基準線先固定圖紙,然後,畫出各視圖的基準線。每個視圖在圖紙上的具體位置就確定了。基準線是指畫圖時測量尺寸的基準,每個視圖需要確定兩個方向的基準線。一般常用對稱中心線,軸線和較大的平面作為基準線,逐個畫出各形體的三視圖。
5.根據各形體的投影規律,逐個畫出形體的三視圖。畫形體的順序:一般先實(實形體)後空(挖去的形體);先大(大形體)後小(小形體);先畫輪廓,後畫細節。畫每個形體時,要三個視圖聯繫起來畫,並從反映形體特徵的視圖畫起,再按投影規律畫出其他兩個視圖。對稱圖形、半圓和大於半圓的圓弧要畫出對稱中心線,迴轉體一定要畫出軸線。對稱中心線和軸線用細點劃線畫出。
在CAD中三視圖要怎樣來畫
以
圓柱體切口和開槽的三視圖的畫法為例介紹cad怎樣畫三視圖。
1、布置視圖,完成完整圓柱體的三視圖
2.布置視圖,完成完整圓柱體的三視圖。
(1)按下狀態欄上的「極軸」、「對象捕捉」、「對象追蹤」按鈕,打開「極軸追蹤」、「固定對象捕捉」、「對象捕捉追蹤」命令。
(2)滑鼠右擊「極軸」按鈕,選「設置…」選項,在極軸追蹤里設置里選擇「45°」,在「對象捕捉追蹤設置」里選擇「沿所有極軸角設置追蹤」。
(3)將點畫線層設為當前層,單擊「直線」圖標,繪製俯視圖的圓心線,重複直線命令從「O」點向上垂直拖動滑鼠,將出現捕捉追蹤輔助線,拖動到適當位置畫主視圖軸線。
(4)將粗實線層設為當前層,單擊「畫圓」圖標,捕捉到「O」點為圓心,輸入半徑值為「20」繪出圓柱體俯視圖(圓)。
(5)單擊「直線」圖標,捕捉到點「A」垂直向上拖動滑鼠,出現追蹤輔助線,拖動到適當位置單擊滑鼠左鍵作為直線起點(圓柱主視圖左下角點),滑鼠水平向右拖動和「B」點對齊繪出直線,繼續用滑鼠垂直向上導向輸入距離「50」畫線,向左水平導向和「A」點對齊畫線,然後選擇「C」閉合圖形,完成圓柱體的主視圖。
(6)單擊「複製」圖標,選擇圓柱主視圖為複製對象,滑鼠拾取點「C」為複製基點,將主視圖向右水平拖動到適當位置後單擊左鍵確定,完成左視圖的繪製。
(7)0圖層設為當前層,單擊「直線」圖標,繪出俯、左視圖軸線的延長線,然後從延長線交點出發繪製45°輔助線,並用滑鼠動態拉伸到合適長度。
3.繪製圓柱體上部的缺口和下部的開槽。
(1)將粗實線層設為當前層,單擊「直線」圖標,捕捉到「D」點向左水平拖動滑鼠,輸入距離「15」作為直線起點,向下垂直拖動滑鼠,輸入距離「15」畫線,向左水平拖動滑鼠捕捉到與圓柱最左素線交點畫線。單擊「鏡像」圖標畫出另一半。利用同樣的方法畫出底部開槽的主視圖。將虛線層設為當前層,利用同樣方法,輸入距離「10」繪出底部槽的主視圖。
(2,單擊直線「圖標」,根據主視圖的切口寬度,按照相應的追蹤路徑和對齊方法向下垂直拖動滑鼠捕捉到與圓交點作為直線起點,繼續向下捕捉到與圓另一個交點畫線。同理繪製開槽的俯視圖。
(3)0圖層設為當前層,單擊「直線」圖標,從俯視圖上切口和槽與圓的交點出發,繪製輔助線與45°線相交,根據主視圖上切口和槽的深度及俯視圖上的寬度,利用「直線」命令,按照相應的追蹤路徑和對齊方法畫出切口與槽的左視圖。
4.編輯圖形,完成圓柱體切口和開槽的三視圖。
利用「擦除」命令刪除多餘的輔助線,利用快速裁命令(Trim)修剪圖形,得到圓柱體口和開槽的三視圖。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70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