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英雄回家「第8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9月2日回國」

時隔70年,英雄靈柩歸國,山河同悲,萬民同戚。這些英雄的魂魄又把我們帶入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其艱難程度遠超紅軍長征時期,這裡擷取幾個事例,以作紀念。

1、我軍戰史上最慘重的一次凍傷。

九兵團是宋時輪、陶勇的部隊,下轄20軍、26軍、27軍,總兵力十五萬人,是三野的部隊。新中國成立後,這支部隊作為攻佔台灣的主力駐紮在南方,而且3個軍一反中國軍隊三三制的編製傳統,每個團是四四制甚至是五五制,因而兵力竟達十五萬人。

在清川江邊和長津湖畔的第二次抗美援朝戰役中,九兵團接到開赴東北的命令前,原定在遼陽、瀋陽換冬裝,但入朝作戰太倉促,來不及換裝,只好直接開到鴨綠江邊入朝,臨時停車的時候,東北邊防部隊看到九兵團衣裝如此單薄都嚇呆了,趕緊動員幹部戰士脫下身上的衣帽送給九兵團,可就連這麼一點臨時脫下的衣帽很多還沒有來得及送上軍列。

入朝第一天,就凍傷七百人,後來他們才知道,1950年的冬天是朝鮮五十年間氣溫最低的一個冬天。地上積雪盈尺,白天氣溫最高時也只有零下二十度。

9月2日,第八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將運送回國,我們如何銘記?

每個班十多個人只有一兩床棉被,到了夜間,戰士們只好將這一兩床棉被攤在雪地上,十多個人擠在棉被上互相摟抱用對方體溫抵禦零下四十五度的寒風侵襲,每到早上點名,隊伍就要短上一大截……

最讓部隊痛苦的是後勤供應不上。27軍四十多輛滿載物資的卡車被美軍的凝固汽油彈燒了一個精光,部隊連充饑的土豆和炒麵都供應不上,有的女同志子扛一袋糧食上山,幾乎累得吐血,後來戰鬥打響時,投入戰鬥的部隊少則兩天、多則九天沒吃過一口熱食。

武器裝備也很差,高寒山區作戰的部隊,每一發子彈、每一口乾糧都得靠人肩背馱運上去,20軍步兵每人只帶了80發子彈,大口徑火炮無法運輸到前線,手榴彈居然成了重武器。

就這樣的武器,在戰爭打響後,萬萬沒想到,迫擊炮的炮管因酷寒收縮,炮彈根本打不出去,炮兵們只好用火烤熱水淋,好不容易塞進去的炮彈,打出去不炸,炮兵們望著打出去不炸的炮彈,失聲痛哭,步兵只能用步槍、機槍去衝擊敵人的坦克巨陣。

武器力量的巨大差異不是靠精神力量和戰術就能徹底彌補的。

整連整營的戰士在衝鋒時突然倒地而死,因為他們饑寒的身體根本承載不了超過極限的生存環境。

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成建制殲滅了美軍的「北極熊團」。

在這艱難時刻,又來了一場該死的寒流,有些陣地的戰士,整連地凍死。

史料記載:在黃草嶺戰鬥中,20軍殺紅了眼,雖然凍餓傷亡減員極大,兩個師組織了能戰鬥的一百餘人,還要殺下去,這就是中國的軍隊。

戰鬥結束後,九兵團傷亡四萬多人,其中凍死凍傷就有三萬多人,這是我軍戰史最慘重的一次凍傷教訓。九兵團有的部隊凍傷減員竟達22%。

第27軍的戰鬥報告里寫道:戰鬥中,士兵在積雪地面野營,腳、襪子和手凍得和雪團一樣白,連手榴彈的拉環都拉不出來。引信也不發火,迫擊炮管因寒冷而收縮,有七成不爆炸,手部皮膚與炮彈、炮身粘在一起了。

因凍傷失去元氣的九兵團參加完第二次戰役後,未能參加第三次和第四次戰役。中央軍委本來要調九兵團回國休整,可九兵團的將士們堅決不幹,第五次戰役中出現了九兵團的戰旗。

9月2日,第八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將運送回國,我們如何銘記?

2、彭老總大鬧北京城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入朝作戰後勤保障一直是個瓶頸,制約著戰爭的進程。

1951年2月21日下午一點,彭老總一下飛機就驅車直奔中南海,毛澤東的秘書告知主席因患嚴重的失眠症,中午好不容易入睡,勸彭總稍等一會兒。

彭德懷急了,眼一瞪,一伸手把工作人員全推到一邊去了,推門而入。

毛澤東已被外面的吵嚷鬧醒,不由一陣惱火,可轉頭看見彭德懷的樣子立刻心軟了。

彭總鬍子拉碴,面色青黃,眼窩深陷,眼泡浮腫,嘴唇上全是燎泡,身上那件破棉衣四處開花沾滿泥水,活像個剛從戰壕里爬出來的班長。

毛澤東嘆口氣:「也只有你彭德懷在人家睡覺的時候跑進來提意見。」

聽說彭德懷從指揮所到北京一路沒吃頓飯,毛澤東揮手:「去吃飯,你不吃,我不聽意見。」

彭總一面咀嚼著最後一口飯,一面開始向毛澤東彙報戰場上的嚴酷事實,仔細闡明了不能速勝的觀點。

毛澤東聽到戰場的情景動容了:「身在後方總不能有前線的切身體會哪。」接著,他說出了彭德懷最想聽的話:「能帶勝則速勝,不能速勝則緩勝,不要急於求成。」

只要毛澤東轉變觀念,許多事情就好辦了,彭德懷不禁長出一口粗氣。

還有一件事無法開口但不得不說:「主席,岸英犧牲了,怪我沒有保護好他……」

毛澤東長時間沉默後嘆息:「打仗總是要死人的。」

9月2日,第八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將運送回國,我們如何銘記?

在軍委擴大會上,一些領導開始強調自己部門的困難,彭德懷拍案而起,你們到朝鮮前線看看,戰士們住的什麼,吃的什麼,穿的什麼!這些可愛的戰士在敵人飛機坦克大炮的輪番轟炸下,就趴在雪地里忍飢挨凍,在零下四十度追擊敵人,腳都凍黑了,用手一扒拉,肉就掉下來露出骨頭。

彭德懷一邊說一邊流淚。

全場肅然,聽說朝鮮戰爭其艱苦程度超過紅軍長征時期時,全場鴉雀無聲。

基於此,周總理將彭總的要求逐項專人落實。其實,周總理明白,彭老總的發火,其實是埋怨他這個主持國內工作總理的,但他宰相肚裡能撐船,十分理解彭總的心情。

彭德懷大鬧北京城,毛澤東知道後只淡淡說了一句:「大將衝冠怒,驚醒夢裡人,不是壞事。」

歷史可以逝去,英烈們的精神永存。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68932.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16 13:12
下一篇 2024-12-16 13:1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