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acid四大特性是什麼?
1、Atomicity(原子性):一個事務(transaction)中的所有操作,要麼全部完成,要麼全部不完成,不會結束在中間某個環節。
事務在執行過程中發生錯誤,會被恢復(Rollback)到事務開始前的狀態,就像這個事務從來沒有執行過一樣。
2、Consistency(一致性):在事務開始之前和事務結束以後,資料庫的完整性沒有被破壞。這表示寫入的資料必須完全符合所有的預設規則,這包含資料的精確度、串聯性以及後續資料庫可以自發性地完成預定的工作。
3、Isolation(隔離性):資料庫允許多個並發事務同時對其數據進行讀寫和修改的能力,隔離性可以防止多個事務並發執行時由於交叉執行而導致數據的不一致。
事務隔離分為不同級別,包括讀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讀提交(read committed)、可重複讀(repeatable read)和串列化(Serializable)。
4、Durability(持久性):事務處理結束後,對數據的修改就是永久的,即便系統故障也不會丟失。
擴展資料:
實施
處理事務通常需要一系列操作,由於多種原因,這些操作容易失敗。例如,系統可能在其磁碟驅動器上沒有剩餘空間,或者它可能已經用完了分配的CPU時間。
有兩種流行的技術家族:預寫日誌記錄和影子分頁。在這兩種情況下,都必須對所有要更新的信息以及隔離級別(可能還取決於可能讀取的所有數據)獲取鎖。在預寫日誌記錄中,通過在更改資料庫之前將原始(未更改)數據複製到日誌中來保證持久性。
這樣可以使資料庫在發生崩潰的情況下返回到一致的狀態。在陰影中,更新將應用於資料庫的部分副本,並且在事務提交時激活新副本。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acid
什麼是事務?事務有哪些特徵?
一般是指要做的或所做的事情。在計算機術語中是指訪問並可能更新資料庫中各種數據項的一個程序執行單元(unit)。
事務通常由高級資料庫操縱語言或編程語言(如SQL,C++或Java)書寫的用戶程序的執行所引起,並用形如begin transaction和end transaction語句(或函數調用)來界定。事務由事務開始(begin transaction)和事務結束(end transaction)之間執行的全體操作組成。
特性
事務是恢復和並發控制的基本單位。
事務應該具有4個屬性:原子性、一致性、隔離性、持久性。這四個屬性通常稱為ACID特性。
原子性(atomicity)。一個事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工作單位,事務中包括的操作要麼都做,要麼都不做。
一致性(consistency)。事務必須是使資料庫從一個一致性狀態變到另一個一致性狀態。一致性與原子性是密切相關的。
事務的概念及事務的四個特性
事務應該具有4個屬性:原子性、一致性、隔離性、持久性。這四個屬性通常稱為ACID特性。 擴展資料
1、原子性:一個事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工作單位,事務中包括的諸操作要麼都做,要麼都不做。
2、一致性:事務必須是使資料庫從一個一致性狀態變到另一個一致性狀態。一致性與原子性是密切相關的。
3、隔離性:一個事務的執行不能被其他事務干擾。即一個事務內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數據對並發的其他事務是隔離的,並發執行的’各個事務之間不能互相干擾。
4持久性:持久性也稱永久性,指一個事務一旦提交,它對資料庫中數據的改變就應該是永久性的。接下來的其他操作或故障不應該對其有任何影響。
事務的四大特性(ACID)是?
主要如下:
原子性(Atomicity): 事務是最小的執行單位,不允許分割。事務的原子性確保動作要麼全部完成,要麼完全不起作用;
一致性(Consistency): 執行事務前後,數據保持一致,多個事務對同一個數據讀取的結果是相同的;
隔離性(Isolation): 並發訪問資料庫時,一個用戶的事務不被其他事務所干擾,各並發事務之間資料庫是獨立的;
持久性(Durability): 一個事務被提交之後。它對資料庫中數據的改變是持久的,即使資料庫發生故障也不應該對其有任何影響。
Java資料庫里,事務的ACID是指什麼?
ACID,指資料庫事務正確執行的四個基本要素的縮寫。包含: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離性(Isolation)、持久性(Durability)。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59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