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mplicon 的定義和基本概念
Amplicon 是 DNA 序列上的特定片段,通常是引物擴增反應得到的 DNA 片段。由於擴增反應中使用一對引物,因此得到的 amplicon 是雙鏈 DNA 片段。通過分析 amplicon 的序列,可以研究樣本 DNA 中的特定基因區域、基因型、變異信息等,被廣泛應用於遺傳學研究、醫學檢測、環境分析等領域。
二、amplicon 在基因分析中的應用
1.遺傳多樣性研究
Amplicon 可以用於分析種群或個體之間基因序列的差異,研究它們的遺傳多樣性。例如,通過擴增線粒體 DNA 上的一段序列,可以比較不同種系或地理群體的遺傳關係;通過擴增全基因組中的一些可變位點,可以獲得個體之間的遺傳分型,如數據分析軟體 DNAsp 和 Arlequin 等工具可以計算多樣性指標(如π值、核苷酸多態性等),反映遺傳多樣性程度和特徵。
2.醫學診斷及疾病研究
Amplicon 技術也被廣泛應用於醫學領域,如基因遺傳病的檢測、腫瘤相關的基因突變分析等。通過特定引物擴增某些疾病相關基因片段,然後對擴增產物進行二代測序,可獲取單核苷酸變異、缺失、插入或重排等變異信息,輔助醫生做出診斷和治療方案,也有助於分析某些病理生理過程的基因機制。
3.環境監測與物種鑒定
Amplicon 技術還可以用於評估環境中的物種多樣性。在海洋、土壤等環境中,直接提取 DNA 並擴增一些特定區域的片段,就可以檢測出其中包括的多個物種。例如,擴增細菌 16S rRNA 基因,可以鑒定細菌種類和丰度;擴增植物葉綠體 trnL 和 ITS 片段,可以研究植物多樣性及其分布情況。同時,通過比較不同生態系統中的物種組成和丰度分布,可以了解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分布和變化。
三、amplicon 數據分析的基本步驟
Amplicon 數據分析包括質控、序列處理和注釋、多序列比對、進化分析和生態統計等多個方面。下面是數據分析的大體步驟。
1.質控
對擴增產物的質量進行評估,剔除低質量序列數據,去除引物、接頭等非生物信息,減少雜訊和誤差。常用的質控工具有 Trimmomatic、FastQC 等。
2.序列處理和注釋
對 amplicon 序列進行去除冗餘、合併、去冗餘以及對替換和插入缺失的序列思路進行處理。主要目的在於獲得每個樣本的高質量序列,並將其注釋為特定物種基因或特定區域的基因。
3.多序列比對
將多個樣品的序列進行比對,找到它們之間的同源區域,進而確定它們之間的異構差異,可採用程序MUSCLE進行比對。
4.進化分析
通過構建進化樹、計算進化方向、檢測選擇壓力等方法,研究基因型演化的模式和過程,揭示它們之間的進化關係和演化動態。
5.生態統計
對 amplicon 數據進行多樣性分析、群落結構分析,比較不同生態系統之間的差異,解析與環境因素的關係。
四、amplicon 數據分析的示例代碼
#此處給出 amplicon 數據的多序列比對代碼示例 from Bio import AlignIO from Bio.Align import MultipleSeqAlignment from Bio.Seq import Seq from Bio.SeqRecord import SeqRecord from Bio.Alphabet import generic_dna #讀取 FASTA 格式文件,生成序列比對對象 alignments = AlignIO.read('amplicon_seqs.fasta', 'fasta') #打開輸出文件 output_file = open('amplicon_alignment.fasta', 'w') #獲取序列比對長度 alignment_length = alignments.get_alignment_length() #將相同引物擴增產生的 amplicon 進行合併 amplicon_seqs = {} for record in alignments: seq_name = record.id.split('_')[0] #樣本名稱,如 sample1 amplicon_name = record.id.split('_')[1] #amplicon 名稱,如 16S if amplicon_name not in amplicon_seqs: amplicon_seqs[amplicon_name] = {} if seq_name not in amplicon_seqs[amplicon_name]: amplicon_seqs[amplicon_name][seq_name] = SeqRecord(Seq('', generic_dna), id=seq_name) #添加未對齊的空序列 amplicon_seqs[amplicon_name][seq_name].seq += record.seq #合併 amplicon 序列對象,生成新的序列比對對象 new_records = [] for amplicon_name, recs in amplicon_seqs.items(): merged_seqs = [v for k, v in sorted(recs.items())] #按樣本名稱升序排列 #合併序列 merged_seq = merged_seqs[0].seq for i in range(1, len(merged_seqs)): merged_seq += merged_seqs[i].seq #生成序列記錄對象 merged_rec = SeqRecord(merged_seq, id=amplicon_name) new_records.append(merged_rec) merged_alignment = MultipleSeqAlignment(new_records, alphabet=generic_dna) #將序列比對對象輸出到文件 AlignIO.write(merged_alignment, output_file, 'fasta') #關閉文件 output_file.close()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58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