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python-介面調用傳json參數的兩種方法
- 2、Python網路請求和解析json數據
- 3、python介面請求 JSON parse error: Unrecognized token ‘type’: was expecting ‘null’
- 4、Python爬蟲(七)數據處理方法之JSON
python-介面調用傳json參數的兩種方法
payload={
“Jessie”:”Hello”,
“python”:12334,
“requests”:True,
}
url=” “
r1=requests.post(url,json=payload)
r2 = requests.post(url,json.dumps(payload))
print(r1.text)
r2=requests.post(url,data=json.dumps(payload))
print(r2.text)
Python網路請求和解析json數據
Python 的 json 模塊提供了兩個函數 json.dumps() 和 json.loads() 來編碼和解碼JSON數據。
如果要處理的是文件而不是字元串,可以使用 json.dump() 和 json.load() 來編碼和解碼JSON數據。例如:
python介面請求 JSON parse error: Unrecognized token ‘type’: was expecting ‘null’
報錯的原因:傳參不正確,協議頭信息的Content-Type欄位定義了請求格式,傳json數據請求頭為: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可以先查看參數的類型:print(type(data))
data1 = json.dumps(data)#類型轉換
r = requests.post(url=url, headers=headers, data=data1)
res = requests.post(url=url, params=params, json=data, headers=headers)
Python爬蟲(七)數據處理方法之JSON
JSON 指的是 JavaScript 對象表示法(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是輕量級的文本數據交換格式,且具有自我描述性,更易理解。
JSON看起來像python類型(列表,字典)的字元串。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說到了怎麼用response的方法,獲取到網頁正確解碼後的字元串。如果還有不懂的,可以先閱讀 Python爬蟲(三)Requests庫 。接下來以有道翻譯為例子,說說怎麼通過網頁解碼後的字元串,提取到翻譯結果。
再結合上述有道翻譯的例子,得到字典類型的返回結果,並提取出來翻譯結果。
將上述例子的dict_json換成str字元串,再寫入文本中。
執行完上述的程序,會得到一個fanyi.txt的文件,其結果如下:{“type”: “ZH_CN2EN”, “errorCode”: 0, “elapsedTime”: 1, “translateResult”: [[{“src”: “\u4eba\u751f\u82e6\u77ed\uff0c\u6211\u7528python”, “tgt”: “Life is too short, I use python”}]]}。這樣子的一份文檔,中文部分顯示的是二進位,且格式非常不利於閱讀,這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好在json.dumps()為我們提供的兩個方法,以幫助我們更好閱讀文檔。
1.ensure_ascii,能夠讓中文顯示成中文;
2.indent,能夠讓下一行在第一行的基礎上空格。
其用法如下: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58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