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st基本概念
List是Python內置的一種基本數據類型,它是一個有序的、可重複的集合。
創建List時,可以向其中添加任何類型的數據,例如數字、字元串、布爾值、函數、甚至是另一個List。
# 創建一個包含數字、字元串、布爾值、函數、List的List lst = [10, "Python", True, print, [1, 2, 3]] print(lst) # [10, 'Python', True, , [1, 2, 3]]
與字元串不同,List是一種可變的數據類型,也就是說,可以通過索引、切片等方式對List進行增、刪、改、查操作。
二、List的常用操作
1. 索引
使用索引可以訪問List中的元素,索引從0開始計數。
lst = [1, 2, 3, 4, 5] print(lst[0]) # 1 print(lst[-1]) # 5
也可以使用負數索引,表示從後往前數。
2. 切片
使用切片可以訪問List中的一部分元素,格式為lst[start:end:step],其中start表示開始位置,end表示結束位置(不包含該位置的元素),step表示步長,默認為1。
lst = [1, 2, 3, 4, 5] print(lst[1:3]) # [2, 3] print(lst[::2]) # [1, 3, 5]
切片還可以用於對List進行複製:
lst2 = lst[:] print(lst2) # [1, 2, 3, 4, 5]
3. 增加元素
向List中增加元素有兩種方式:
使用append()方法在List的末尾添加一個元素:
lst = [1, 2, 3] lst.append(4) print(lst) # [1, 2, 3, 4]
使用insert()方法在List的任意位置插入一個元素:
lst = [1, 2, 3] lst.insert(1, 4) print(lst) # [1, 4, 2, 3]
4. 刪除元素
從List中刪除元素也有兩種方式:
使用remove()方法刪除指定元素:
lst = [1, 2, 3, 2] lst.remove(2) print(lst) # [1, 3, 2]
使用pop()方法刪除指定位置的元素:
lst = [1, 2, 3] elem = lst.pop(1) print(lst) # [1, 3] print(elem) # 2
5. 修改元素
修改List中的元素只需通過索引或切片選取元素並賦新值即可:
lst = [1, 2, 3] lst[0] = 0 print(lst) # [0, 2, 3]
三、List常用的內置方法
Python中List類型有很多內置方法,這裡介紹幾個常用的方法:
- len(lst): 返回List的長度。
- sorted(lst) / lst.sort(): 對List進行排序,sorted()方法返回一個新的已排序List,lst.sort()方法則直接對原List進行排序。
- max(lst) / min(lst): 返回List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lst.count(x): 返回List中元素x的個數。
- lst.index(x): 返回List中元素x第一次出現的位置。
lst = [3, 1, 2] print(len(lst)) # 3 print(sorted(lst)) # [1, 2, 3] lst.sort() print(lst) # [1, 2, 3] print(max(lst)) # 3 print(min(lst)) # 1 print(lst.count(2)) # 1 print(lst.index(2)) # 1
四、List和其他數據類型的轉換
List和其他數據類型的轉換也是常見的操作:
- 將字元串轉換為List,可以使用split()方法:
s = "1 2 3" lst = s.split() print(lst) # ['1', '2', '3']
lst = ['1', '2', '3'] s = " ".join(lst) print(s) # '1 2 3'
lst = [1, 2, 3] t = tuple(lst) print(t) # (1, 2, 3)
lst = [1, 2, 3, 2] s = set(lst) print(s) # {1, 2, 3}
五、總結
List是Python中很常用的數據類型之一,具有有序、可重複、可變等特點。Python中List的常用操作包括索引、切片、增加、刪除、修改元素等,同時還有豐富的內置方法和與其他數據類型的轉換。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54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