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概念
listener.ora文件是Oracle監聽程序的配置文件。在Oracle資料庫系統中,監聽程序是進行客戶端與Oracle資料庫伺服器之間通信的重要組件。它能夠接收客戶端的請求,以及將伺服器響應返回給客戶端。因此,正確配置listener.ora對於資料庫的正常運行至關重要。
listener.ora文件通常位於$ORACLE_HOME/network/admin目錄下,它可以手動創建或通過Oracle網配置工具進行配置。listener.ora文件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細節參數,如IP地址、埠號以及監聽程序名稱等,這些信息非常重要,可以直接影響到客戶端與Oracle伺服器之間的通信質量。
在listener.ora文件中,每個監聽器都由以下格式的內容進行定義:
LISTENER = (DESCRIPTION_LIST =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myhost)(PORT = 1521)) ) ) )
其中LISTENER是監聽器名稱,一般默認值為LISTENER。ADDRESS_LIST包含了一組地址,每個地址又由一個或多個ADDRESS元素定義組成。ADDRESS定義了監聽器使用的協議類型、主機名或IP地址,以及埠號等信息。
二、常見配置參數
1、監聽器名稱
在listener.ora文件中,每個監聽器都有一個名稱,用於在Oracle資料庫中標識並區分不同的監聽器。如果未指定名稱,則默認使用LISTENER作為名稱。通常情況下,可以使用默認值,但在某些情況下,需要創建多個監聽器,並根據實際需要為它們分配名稱。
下面是一個示例,其中創建了兩個監聽器,分別命名為LISTENER和LISTENER1:
LISTENER = (DESCRIPTION_LIST =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myhost)(PORT = 1521)) ) ) ) LISTENER1 = (DESCRIPTION_LIST =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myhost)(PORT = 1522)) ) ) )
2、協議類型
listener.ora文件中的ADDRESS配置中需要指定協議類型,常見的協議類型為TCP、IPC等。
以下是TCP協議的示例:
LISTENER = (DESCRIPTION_LIST =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myhost)(PORT = 1521)) ) ) )
3、IP地址和埠號
ADDRESS中的HOST和PORT分別指定監聽器所在主機的IP地址和埠號。如果實例和客戶端在同一台計算機上,則可以使用localhost或127.0.0.1作為主機名。埠號一般使用默認值1521即可。
以下是一個示例:
LISTENER = (DESCRIPTION_LIST =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myhost)(PORT = 1521)) ) ) )
4、連接和會話限制
listener.ora文件還支持對連接和會話進行限制。通過使用以下兩個參數,可以限制一個IP地址或IP地址段的最大連接數和會話數:
TCP.INVITED_NODES = (10.0.0.1, 10.0.0.2) TCP.INVITED_CONNECT_TIMEOUT = 1
以上代碼表示只允許10.0.0.1和10.0.0.2兩個IP地址進行連接,且每個連接的超時時間為1秒。
5、日誌記錄
listener.ora文件可以配置用於記錄監聽器的日誌信息。其中,以下參數用於控制日誌記錄的方式:
LOG_FILE = listener.log LOG_DIRECTORY_LISTENER = /u01/app/oracle/admin/TEST/listener/log LOGGING_LISTENER = ON LOGGING_SID_LIST_LISTENER = (TEST)
以上代碼表示使用listener.log文件記錄監聽器的日誌信息,該文件存儲於/u01/app/oracle/admin/TEST/listener/log目錄中,並啟用監聽器的日誌記錄功能,日誌記錄包括與SID為TEST的進程的通信。
三、安全性配置
為了加強監聽器的安全性,需要在listener.ora文件中配置以下參數:
1、密碼文件
為了保護監聽器的安全性,可以使用密碼文件來對監聽器進行身份驗證。而密碼文件則是包含了用戶名和密碼的特殊文件。需要在listener.ora文件中配置密碼文件的路徑和文件名:
LISTENER = (DESCRIPTION_LIST =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myhost)(PORT = 1521)) ) ) ) SID_LIST_LISTENER = (SID_LIST = (SID_DESC = (GLOBAL_DBNAME = test) (ORACLE_HOME = /u01/app/oracle/product/11.1.0/db_1) (SID_NAME = test) ) ) ALTERNATE_AUTHENTICATION = OFF SECURE_REGISTER_LISTENER = FALSE SECURE_PROTOCOL_LISTENER = TRUE
以上代碼表示關閉備選身份驗證,禁用安全的註冊功能,啟用安全通信協議。
2、SSL加密
在網路傳輸敏感數據時,需要使用SSL協議對數據進行加密。為實現SSL加密,需要對client_authentication和wallet_location參數進行配置,在listener.ora中添加如下代碼即可:
SECURE_PROTOCOL_LISTENER = TCPS SECURE_CONTROL_SSL_VERSION = 'TLSv1' SSL_CLIENT_AUTHENTICATION = TRUE WALLET_LOCATION = (SOURCE = (METHOD = FILE)(METHOD_DATA = (DIRECTORY = /u01/app/oracle/admin/wallet))
以上代碼表示啟用SSL協議的TCPS協議類型,SSL控制版本為TLSv1,啟用客戶端身份驗證,且證書存儲在/u01/app/oracle/admin/wallet目錄中。
3、IP過濾
為了防範網路攻擊,可以對listener.ora文件中的TCP/IP地址進行過濾。以下代碼實現了對特定IP地址進行訪問允許,其餘所有IP地址則禁止訪問:
TCP.VALIDNODE_CHECKING = YES TCP.INVITED_NODES = (10.10.1.1, 10.10.2.2)
以上代碼表示啟用IP訪問控制策略,只有10.10.1.1和10.10.2.2兩個IP地址可以訪問。
四、故障排除
當監聽器無法正常運行時,需要根據監聽器的日誌信息進行故障排查。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故障排查方法:
1、檢查listener.ora文件
首先,需要檢查listener.ora文件中的配置信息是否正確,參數是否被正確定義。如果無法確定參數是否正確,可以參考Oracle文檔或與Oracle資料庫管理員聯繫。
2、檢查監聽程序狀態
可以使用lsnrctl工具來檢查監聽程序的狀態。以下是該工具的使用示例:
lsnrctl status
該命令將顯示所有監聽器的狀態信息,以及當前可用的服務和服務命名空間。
3、檢查日誌信息
listener.ora文件中的日誌功能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可用於排查故障問題。需要仔細查看日誌文件內容,並查找與問題相關的條目。
結語
listener.ora配置是Oracle資料庫運行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需要仔細地了解每個參數的含義和配置方法,以實現資料庫的正常運行。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5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