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R語言的arima函數
這是我之前的回答
舉一個例子吧,比如月度的數據,就是周期為12,它有季節影響。
先對其1階12步差分,通過看acf pac f看是簡單加法模型,還是乘法季節模型
如果是乘法模型那就要對季節部分模擬arima模型
季節部分的arima是以周期位置的acf pacf 確定其模型參數 ar ma
seasonal=list(order=c(_,1,_),period=_)周期是默認的
————————————————————
教你一個簡單的方法:
下載 forecast包,auto.arima( ) 直接擬合,就會給出系統認為的arima模型的各個參數。
然後 forecast( h=預測期數)行了。
這是對外行人來說的,
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學好的話,還需要對模型進行著各種檢驗,特別是殘差。
arima的自回歸階數和移動平均階數怎麼弄
ARIMA是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的縮寫,亦即自回歸整合移動平均數。
ARIMA模型在做時間序列分析時,根據歷史數據的變動規律,找出數據變動模型(移動平均數、周期成分),從而實現對未來的預測。 ARIMA模型問世於1960年代末,Box和Jenkins在1976年對該模型進行了系統闡述,所以該模型亦被稱之為Box Jenkins模型。 ARIMA模型比其他的統計預測技術要複雜得多,但如果運用恰當的話,它不僅預測準確,而且靈活有度。
通過ARIMA模型,能夠決定:
過去的歷史數據對下一個觀測值貢獻的大小(即加權長度)。
權重。
例如 y (t) = 1/3 * y (t-3) + 1/3 * y (t-2) + 1/3 * y (t-1), 又如 y (t) = 1/6 * y (t-3) + 4/6 * y (t-2) + 1/6 * y (t-1) 。
正確運用ARIMA模型,必須要找出滯後期的準確數字及其係數。
eviews做arima模型時用二階差分的數 最後結果怎麼還原?
用差分預測差分,結果是差分。要反推的話,就得知道基期數據,然後根據基期數據和增量數據就可以求得預測的數據了。
差分可以消除不穩定性,但是同時也損失了信息,這是不可避免的。
S60系統停止服務
有這麼一說,5年內儘管放心吧,只要用的人多,運營商有利可圖軟體還是有的,民間高手比比皆是,再說舊版本照樣可以用呀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54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