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python自帶及pandas、numpy數據結構(一)
1.python自帶數據結構:序列(如list)、映射(如字典)、集合(set)。
以下只介紹序列中的list:
創建list:
list1 = []
list1 = [1,2,3,4,5,6,7,8,9] #逗號隔開
list2 = [[1,2],[3,4],[5,6],[7,8]] #list2長度(len(list2))為2,list2[0] = [1,2]
liststring = list(「thisisalist」) #只用於創建字元串列表
索引list:
e = list1[0] #下標從零開始,用中括弧
分片list:
es = list1[0:3]
es = list1[0:9:2] #步長在第二個冒號後
list拼接(list1.append(obj)、加運算及乘運算):
list長度:
list每個元素乘一個數值:
list2 = numpy.dot(list2,2)
list類似矩陣相乘(每個元素對應相乘取和):
list3 = numpy.dot(list1,list1)
#要求相乘的兩個list長度相同
list3 = numpy.dot(list2,list22)
#要求numpy.shape(list2)和numpy.shape(list22)滿足「左行等於右列」的矩陣相乘條件,相乘結果numpy.shape(list3)滿足「左列右行」
2.numpy數據結構:
Array:
產生array:
data=np.array([[1, 9, 6], [2, 8, 5], [3, 7, 4]])
data=np.array(list1)
data1 = np.zeros(5) #data1.shape = (5,),5列
data1 = np.eye(5)
索引array:
datacut = data[0,2] #取第零行第二列,此處是6
切片array:
datacut = data[0:2,2] # array([6, 5])
array長度:
data.shape
data.size
np.shape(data)
np.size(data)
len(data)
array拼接:
#括弧內也有一個括弧(中括弧或者小括弧)!
d = np.concatenate((data,data))
d = np.concatenate((data,data),axis = 1) #對應行拼接
array加法:逐個相加
array乘法:
d = data data #逐個相乘
d = np.dot(data,data) #矩陣相乘
d = data 3 #每個元素乘3
d = np.dot(data,3) #每個元素乘3
array矩陣運算:
取逆 : np.linalg.inv(data)
轉置:data.T
所有元素求和 : np.sum(data)
生成隨機數:np.random.normal(loc=0, scale=10, size=None)
生成標準正態分布隨機數組:np.random.normal(size=(4,4))
生成二維隨機數組:
np.random.multivariate_normal([0,0],np.eye(2))
生成範圍在0到1之間的隨機矩陣(M,N):
np.random.randint(0,2,(M,N))
Matrix:
創建matrix:
mat1 = np.mat([[1, 2, 3], [4, 5, 6]])
mat1 = np.mat(list)
mat1 = np.mat(data)
matrix是二維的,所有+,-,*都是矩陣操作。
matrix索引和分列:
mat1[0:2,1]
matrix轉置:
np.transpose(mat1)
mat1.transpose()
matrix拼接:
np.concatenate([mat1,mat1])
np.concatenate([mat1,mat1],axis = 1)
numpy數據結構總結:對於numpy中的數據結構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
創建:np.mat(list),np.array(list)
矩陣乘:np.dot(x,y)
轉置:x.T or np.transpose(x)
拼接:np.concatenate([x,y],axis = 1)
索引:mat[0:1,4],ary[0:1,4]
3.pandas數據結構:
Series:
創建series:
s = pd.Series([[1,2,3],[4,5,6]],index = [『a』,『b』])
索引series:
s1 = s[『b』]
拼接series:
pd.concat([s1,s1],axis = 1) #也可使用s.append(s)
DataFrame:
創建DaraFrame:
df = pd.DataFrame([[1,2,3],[1,2,3]],index = [‘a’,’b’],columns = [‘x’,’y’,’z’])
df取某一列:
dfc1 =df.x
dfc1 = df[『x』]
dfc2 = df.iloc[:,0] #用.iloc方括弧里是數字而不是column名!
dfc2 = df.iloc[:,0:3]
df取某一行:
dfr1 = df.iloc[0]
df1 = df.iloc[0:2]
df1 = df[0:2] #這種方法只能用於取一個區間
df取某個值:
dfc2 = df.iloc[0,0]
dfc2 = df.iloc[0:2,0:3]
python基礎-列表 元組 集合 字典區別和用法
Python中有六個標準的數據類型:Number(數字),String(字元串),List(列表),Tuple(元組),Set(集合),Dictionary(字典)。其中:Number(數字)、String(字元串)、Tuple(元組)是不可變數據,其餘三種是可變數據。
轉義字元
輸出結果
布爾值
布爾值是一個邏輯值,只有真(True)和假(False)
輸出結果
Python數據結構包括列表(list)、元組(tuple)、集合(set)、字典(dict)等,這裡主要講解列表,列表有兩個特點:
輸出結果
修改表中元素
輸出結果
列表中插入元素
輸出結果
輸出列表中的元素
輸出結果
元素是否在列表元素中及統計個數
輸出結果
查找某個元素在列表中的位置
輸出結果
順序結構
輸出結果
if 條件 1
輸出結果
if 條件 2
輸出結果
循環結構
輸出結果
循環語句求和
輸出結果
可重複,類型可不同。 類型不同也是跟數組最本質的區別。 python里的列表用「[]」表示:
對比a和b的結果
列表的 — 增 — 刪 — 改 — 查
循環輸出列表內容,在結尾添加指定的內容
字元串是 Python 中最常用的數據類型。 我們可以使用引號(‘或”)來創建字元串。
元組與列表相似,不一樣之處在於 元組的元素不能修改。
元組使用小括弧,列表使用方括弧。
元組建立很簡單,只須要在括弧中添加元素,並使用逗號隔開便可。
字典是另外一種可變容器模型,且可存儲任意類型對象。
字典的每一個鍵值(key=value)對用冒號(:)分割,每一個對之間用逗號(,)分割,整個字典包括在花括弧({})中 ,格式以下所示:
d = {key1 : value1, key2 : value2 }
字典函數
集合(set)是一個 無序的不重複元素序列。
可使用大括弧 { } 或者 set() 函數建立集合,注意:建立一個空集合必須用 set() 而不是 { },由於 { } 是用來建立一個空字典。
它的主要做用以下: 1.去重,把一個列表變成集合,就自動去重了 。2.關係測試,測試兩組數據以前的交集、差集、並集等關係。
關係測試
輸出結果
元素的添加和刪除
Python 簡明教程 —13,Python 集合
目錄
前幾節我們已經介紹了Python 中的 列表list , 元組tuple 和 字典dict ,本節來介紹Python 中的最後一種數據結構—— 集合set 。
Python 中的 set 與 dict 很像,唯一的不同是, dict 中保存的是 鍵值對 ,而 set 中只保存 鍵 ,沒有 值 。
Python 集合 有如下特點:
Python 集合的聲明有兩種方式:
創建 空集合 時,只能用 set() ,而不能用 {} :
創建 非空集合 時,可以用 set() ,也可以用 {} :
由於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如果初始化時的 可迭代 數據中有重複的元素,則會自動刪去重複的元素:
使用 len() 函數可以查看集合中元素的個數:
由於Python 集合中的元素的是無序的,所以可不能使用 下標 的方式來訪問集合中的單個元素。
我們可以使用 for 循環 來遍歷集合中的所有元素:
我們可以對兩個集合進行如下運算:
交集與並集
in 運算
使用 dir(set) 查看集合支持的所有方法:
下面一一介紹這些 非魔法方法 ,共17 個。
1. add 方法
由於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向集合中添加元素時有兩種情況:
示例:
2. remove 方法
示例:
3. discard 方法
示例:
4. pop 方法
示例:
5. union 方法
示例:
6. update 方法
示例:
7. clear 方法
示例:
8. copy 方法
示例:
9. difference 方法
示例:
10. difference_update 方法
示例:
11. intersection 方法
示例:
12. intersection_update 方法
示例:
13. isdisjoint 方法
示例:
14. issubset 方法
示例:
15. issuperset 方法
示例:
16. symmetric_difference 方法
示例:
17. symmetric_difference_update 方法
示例:
(完。)
推薦閱讀:
Python 簡明教程 — 8,Python 字元串函數
Python 簡明教程 — 9,Python 編碼
Python 簡明教程 —10,Python 列表
Python 簡明教程 —11,Python 元組
Python 簡明教程 —12,Python 字典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53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