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umpysort函數
import numpy as np
# 創建一個隨機數組
arr = np.array([3, 1, 4, 2, 5])
# 列印排序前的數組
print("排序前:", arr)
# 使用numpysort函數排序
np.numsort(arr)
# 列印排序後的數組
print("排序後:", arr)
numpysort函數是NumPy中非常常用的一個函數,用於對數組進行排序。該函數有多種排序演算法可供選擇,具體可以通過指定參數kind來實現。
若指定kind=’quicksort’,則使用快速排序演算法排序;指定kind=’mergesort’,則使用歸併排序演算法排序;指定kind=’heapsort’,則使用堆排序演算法排序。
需要注意的是,numpysort函數將修改原數組,因此操作前需要注意備份原數組。
二、numpysort從大到小
import numpy as np
# 創建一個隨機數組
arr = np.array([3, 1, 4, 2, 5])
# 列印從大到小排序前的數組
print("排序前:", arr)
# 使用numpysort函數從大到小排序
np.numsort(arr)[::-1]
# 列印從大到小排序後的數組
print("從大到小排序後:", arr)
numpysort函數默認升序排序,如果需要按照降序排列,則可以通過Python的切片操作[::-1]來實現。
三、numpysort數組排序與索引輸出
import numpy as np
# 創建一個隨機數組
arr = np.array([3, 1, 4, 2, 5])
# 列印排序前的數組
print("排序前:", arr)
# 使用numpysort函數排序,並獲取索引輸出
indices = np.argsort(arr)
# 列印排序後的數組
print("排序後:", arr)
# 列印索引輸出
print("索引輸出:", indices)
該例子中,除了得到排序後的數組外,還通過np.argsort(arr)獲取了排序後的數組在原數組中的索引序列。
該功能在實際應用中非常實用,例如我們可以按照污染濃度對城市進行排名,然後通過索引輸出來得到各城市的排名。
四、穩定排序演算法與不穩定排序演算法
對於排序演算法而言,除了不同演算法的效率、複雜度之外,還存在一個非常重要的性質,即是否穩定。
穩定排序演算法指在排序過程中,如果原數組中存在兩個數相等,那麼排序後它們的相對位置不改變;不穩定排序演算法則沒有這一保證。
對於NumPy中的numpysort函數而言,默認使用的是一種穩定排序演算法——歸併排序演算法。
五、項目實踐:科學論文引用排名
通過NumPy中的numpysort函數,我們可以快速地實現科學論文引用排名模塊,具體步驟如下:
1. 將每篇論文的引用數量轉換為一個NumPy數組。
import numpy as np
citation_nums = np.array([20, 67, 30, 100, 45])
2. 使用numpysort函數對引用數量數組進行排序,獲取排序後的索引序列。
indices = np.argsort(citation_nums)[::-1]
3. 使用排序後的索引序列,獲取排名。
ranking = [i+1 for i in indices]
4. 輸出排名。
print(ranking)
通過以上步驟,我們就成功地實現了一個科學論文引用排名模塊。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53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