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大學生認為畢業10年內會年入百萬!
看到這個熱搜,說實話,嚇了我一跳。不是打擊孩子們哈。
中國青年報面向全國各地大學生髮起關於就業的調查,回收2700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00後對自己進入職場後的薪資比較樂觀,超過20%的大學生預期自己畢業後月薪過萬,其中8.20%男生和3.25%女生預期自己會進「5萬元俱樂部」。此外,67.65%大學生評估自己畢業10年內會年入百萬。

咳咳,咳嗽兩聲,表示重點:
首先說明——這個調查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失真的可能。
前兩年,某著名高校做過一份該校畢業生平均薪水的調查,結果讓人大跌眼鏡,高得離譜,調查數據顯然很難讓人信服。
為什麼?
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學校開展的薪水調查,是有選擇性的。即便學校盡量保持全面、客觀,也無法對薪水進行全方位調查。

通常情況下,畢業幾年之後,仍然能和學校保持聯繫、願意接受問卷調查的畢業生,多數都「混得不錯」「沒給母校丟臉」,薪水也相對較高。
薪水相對較低,不想「給母校抹黑」的畢業生,即便學校聯繫到他們,參與調查的意願也不強烈。畢竟,誰願意把自己才幾千塊錢、從來沒有加過薪的辛酸現實彙報給母校?
其二,畢業生如實填寫薪水水平的可能性較低。
很多畢業生不是把它當成調查項目,而是當成了一份考卷,目的是考高分;當然,這個高分的得主不是考生自己,而是學校。

自己填高了,學校的得分就高,人氣就旺,就能吸引更多考生報考。考慮到學校這層隱含的意思之後,畢業生「盡量往高處填」的心理動機大大增強。反正多填點又不用多納稅,誰怕誰。
這份關於「大學畢業後預期薪水」的調查,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很難確保準確。
總體來看,畢業生們對自己「初入職場」的預期薪水,還是相對合理的,有超過20%的大學生預期畢業後薪水過萬。
從當前的平均薪資來講,尤其在東部發達地區、大城市,20%的畢業生達到「月薪過萬」,還是靠譜的。
這至少說明,大學生們對眼下的就業形勢,比較冷靜。

但「10年後」這個概念,對00後大學生而言,太遙遠。這種超現實的距離感,拉大了他們對薪水的預期。
畢竟,00後們才剛剛度過了兩個10年,有的還沒完全踏入人生第二個10年。
而大學畢業後的10年,他們人生將面臨巨大變化,堪稱人生的重要轉折期。這個階段,和此前兩個10年相比,地覆天翻:他們面臨就業,還要結婚、生子,能力強、效率高的甚至會生兩三個;要買房,要照顧下一代……
如此煙火氣的生活,如何與寧靜的大學生活相比?

距離越遠,就越夢幻,越容易脫離現實。如果畢業生只是把「10年內年入百萬」作為激勵自己奮鬥的目標,或許沒什麼壞處;夢想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但如果眼中只有這樣的目標,好高騖遠,恐怕就是另一種場景了。
1個億在王健林眼中是個「小目標」,這種「小」是相對他上千億資產而言的。很多人有意忽略這一點,卻瘋狂地盯上這個「小目標」,碰個鼻青臉腫,並不讓人意外。
踏實,才是畢業之後的第一課。

過高的目標和不切實際的幻想,只是在為跌倒蓄勢。你企圖跳得越高,可能就跌得越慘,不要想著一步登天;即便你是航天員,也需要最基礎的火箭。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52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