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瞬息萬變的數字化時代,企業想要抓住機會,並持續地實現增長,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建團隊,尤其是搭建一支高效的核心團隊。
怎麼能夠讓整個組織往前走?
其關鍵就是你怎麼能夠把團隊不斷搭建起來。
這個挑戰很大。坦白講,我在幫助很多企業的過程中,發現即使是很大的企業,今天他們遇到的最根本的難題都是沒有團隊。當你沒有團隊的時候,你想不斷地去實現你的目標其實很難,一個人不太可能實現目標。
回看很多優秀的企業,我還發現它們之所以優秀並且能夠持續成長,就是因為一直有一組人對目標能夠理解,能夠執行,能夠落地,最後完成,這組人便是核心團隊。構建高效的核心團隊,是創始人最重要也是最難的職責。企業一定要有一支高效的核心團隊,這樣才能真正讓事業可持續。
01
核心團隊需要真正的共識基礎
企業在發展到一定階段,特別是外部因素對企業績效產生影響的時候,企業領導人最核心的任務,就是打造公司的核心團隊。
如果沒有核心團隊,僅僅依靠企業家自己一個人的能力和視野,是無法駕馭今天這樣動蕩的環境的。
在組織體系里,打造核心團隊一直都是一個需要耐心,需要投入,並需要規劃的工作。
如何能夠有效地完成這項工作?首先需要從最核心的部分出發,即打造核心團隊的最關鍵的部分:讓核心團隊成員具有真正共識的基礎。
我引用一段任正非的內部講話來說明這個問題,他說到:
公司運作模式從現在到未來的改變是從「一棵大樹」到「一片森林」的改變,這就很形象。首先我們要認真總結,三十年來是如何種好一棵大樹的,讓歷史的延長線給我們啟發,如何去種好一片森林。
「一片森林」頂著公司共同的價值觀;下面是共同的平台支撐,就像一片土地,種著各種莊稼;中間是差異化業務系統。
共同的價值觀,是共同發展的基礎;有了共同發展的基本認知,才可能針對業務特點展開差異化的管理;共同的平台支撐,是我們在差異化的業務管理下,守護共同價值觀的保障。「天」和「地」是守護共同價值的統治,中間業務的差異化是促進業務有效增長的分治。
我贊同任正非的觀點,共同的價值觀是共同發展的基礎。有了共同發展的基本認知,才會有組織內部更多的多元化與差異化,使得組織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柔性,從而可以駕馭外部的不確定性。
02
打造高效核心團隊的三點建議
因為今天企業的大部分管理者可能還要同時兼做經理人,所以對於如何打造高效核心團隊的這一項修鍊,我有三個建議給大家。
1.授權
你不做授權,你就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可以解決這三個問題——方向問題、價值觀的約束問題、專業背景問題。所以我建議你還是要做授權,通過授權去培養大家在這三個問題上的一致性。
其實很多公司無法打造屬於自己的核心團隊,很大程度上與企業家不肯授權有關係。
我觀察了非常多的企業,覺得最可惜的是,這家企業的老闆什麼都好,就是建不了核心團隊,結果企業發展就陷入停滯。
很多時候,老闆認為是組織內的成員不行,然後不惜花費高薪去外部找人,結果空降的經理人來了,但是發揮的效果並不如意。老闆就認為空降的經理人也不行,還是決定自己承擔。其實,真正的原因不是組織成員或者空降經理人不行,而是因為老闆自己不做授權或者不會授權。
2.及時有效的溝通
打造核心團隊,形成共識,需要持續展開有效的溝通。
從戰略發展,到執行選擇,再到企業文化的灌輸,這一切都需要有效的溝通來展開。
有一部分老闆,接受了我的建議,做出授權,但是我發現,他們又把授權做得太過簡單,那就是放手完全不管,既沒有對於戰略共識的確定,也沒有企業價值觀的訓練,更沒有在日常工作中對於不同看法的及時反饋。如果不能夠有效、及時地溝通,成員之間就無法達成共識。
3.陪同核心團隊工作一段時間
這個建議也是非常關鍵的,你一定要陪同核心團隊工作一段時間。雖然你要授權給核心團隊,但是你作為團隊的一個成員,也要參與一段時間。只有你陪同他們工作一段時間,這個團隊才可以建起來,因為管理本身其實就是共同工作的過程。
我個人認為如果你真的要培養一個好團隊,估計要用兩個三年。
第一個三年,形成共同工作習慣與績效結果。
你要幫助他們把績效做出來,用績效證明的團隊才能夠真正成為核心團隊。
第二個三年,形成共同的目的與目標。
這個時候公司的目的與目標是由核心團隊成員共同提出,並把這些目標和目的轉化為工作成果。共同目的是共同價值追求的體現,能夠駕馭個人的績效追求,因此也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形成,所以打造團隊要有耐心,這是不能太急的事情,你一定要花這個時間來做。
以上就是打造核心團隊的三個建議。只有把核心團隊打造出來,你才會發現不斷成長的目標會有人來承擔,企業會不斷地往前進步,你就可以有時間去做重要的事情,去做團隊成員無法做而你必須去做的事情。
所以說,企業發展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建團隊。而核心團隊的打造,一定是在企業的運行中形成的,一定不是一個人,而是要和一組人共同來完成。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5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