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nread函數是一個Linux系統下的網路編程函數,主要用於非阻塞IO讀取。在涉及網路編程時,我們一般會遇到阻塞和非阻塞兩種方式,如果採用阻塞方式,系統在讀取數據時,如果讀取到了數據,則會一直等待直到讀完數據為止,而在非阻塞方式下,則可以選擇立即返回已經存在的數據,並使讀取過程儘可能快。
一、使用方法
fionread函數的使用方法如下:
#include<fcntl.h> int fionread(int sockfd, FIONREAD int* argp);
該函數包含兩個參數:
- sockfd:表示socket文件描述符
- argp:表示返回所讀數據的大小
其中,argp需要傳遞一個指向FIONREAD類型對象的指針,該對象類型定義為:
struct FIONREAD { u_long ul; };
該struct中只有一個成員變數ul,用於保存讀取數據的位元組數。
二、適用場景
在一些需要使用非阻塞IO的場景中,fionread函數是非常有用的。其可以幫助我們檢測是否可以從指定的socket文件描述符中讀取數據,而無需等待或阻塞。
比如,在多路復用(multiplexing)中,我們需要同時處理多個socket連接,如果每個socket都阻塞讀取數據的話,那麼處理效率會非常低。此時就可以使用fionread函數幫助我們檢測是否存在數據可讀,如果有數據,則可以使用阻塞方式讀取數據而不會影響其他socket的讀寫。
三、實例演示
下面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來介紹如何使用fionread函數:
1. 創建socket連接
首先我們需要創建一個socket連接,這裡以TCP連接為例: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ring.h> #include<unistd.h> #include<netinet/in.h> #include<arpa/inet.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if((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0) { printf("創建socket連接失敗\n"); exit(1); } memset(&servaddr, 0, sizeof(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addr.sin_port = htons(8080); serv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127.0.0.1"); if(connect(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0) { printf("連接伺服器失敗\n"); exit(1); } printf("成功連接伺服器\n"); //其他操作... close(sockfd); return 0; }
2. 使用fionread函數讀取數據
在連接socket成功後,我們嘗試使用fionread函數讀取數據,如果存在數據,則會列印出讀取到的數據位元組數,代碼如下: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ring.h> #include<unistd.h> #include<netinet/in.h> #include<arpa/inet.h> #include<fcntl.h> struct FIONREAD { u_long ul;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struct FIONREAD fionread; if((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0) { printf("創建socket連接失敗\n"); exit(1); } memset(&servaddr, 0, sizeof(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addr.sin_port = htons(8080); serv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127.0.0.1"); if(connect(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0) { printf("連接伺服器失敗\n"); exit(1); } printf("成功連接伺服器\n"); //使用fionread函數讀取socket數據 if(ioctl(sockfd, FIONREAD, &fionread) < 0) { printf("使用fionread讀取數據失敗\n"); exit(1); } printf("讀取到的數據位元組數為:%lu\n", fionread.ul); close(sockfd); return 0; }
在該例子中,我們簡單演示了使用fionread函數檢測socket是否存在數據可讀,如果存在,則可以使用阻塞方式讀取數據。
四、注意事項
雖然fionread函數對於非阻塞IO操作非常有用,但是在使用時還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 fionread函數只適用於非阻塞IO場景下,如果使用在阻塞IO場景下,會阻塞讀取。
- 使用fionread函數的程序需要保證socket的綁定和監聽已經完成。
- 使用fionread函數後,如果存在數據可讀,則需要使用阻塞方式讀取數據。
- 如果使用多個線程或進程進行IO處理,則需要考慮數據同步和鎖機制。
因此,在實際應用中使用fionread需要謹慎,需要結合實際場景進行合理的選擇。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50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