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在「雙碳」戰略推動下,中國汽車產業亦正在加速向低碳化發展,新能源汽車發展迎來新機遇。
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8月份,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2.5萬輛和179.9萬輛,環比分別下降7.4%和3.5%,同比分別下降18.7%和17.8%。這是自今年5月以來,我國汽車產銷量連續四個月出現的環比、同比雙降的現象。從基數看,8月的產銷量不僅低於去年,與2019年同期相比,產銷同比更是下降了13.4%和8.2%。

儘管汽車行業整體面臨著巨大壓力,但新能源汽車市場依然跑贏大市,產銷環比和同比繼續保持增長。
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9萬輛和32.1萬輛,同比均增長1.8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2萬輛和26.5萬輛,同比均增長1.9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均完成5.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4倍和1.7倍。
這是有史以來,新能源汽車月產銷量首次雙雙超過30萬輛,8月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提升至17.8%,1-8月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也繼續提升至近11%的水平,這意味著每銷售10輛車,便有一輛是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及其滲透率的快速增長,成為全球汽車行業晶元荒與冷中一道亮光,超出很多人的預測,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世界上多數國家和企業達成的共識:要加快減碳步伐以應對氣候惡化。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指出,目前,國內電動汽車的滲透率達到了10%,根據工信部此前的規劃,2025年這一滲透率能達到20%,不過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汽車電動化明顯提速,業內普遍認為,到2025年中國汽車的新能源化滲透率有可能會達到25%到27%,或是接近30%,超過既定的規劃目標,碳中和的時間也可能會提前。

當然造車新勢力的老大們則是持有更加激進的態度。小鵬汽車CEO何小鵬認為,203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應在80%—90%,遠超所有人的想像。蔚來汽車CEO李斌則表示,「從目前趨勢看,完成20%的滲透率目標應該沒什麼問題,該數字還稍顯保守」。因此採用2025年新能源滲透率35%,2030年90%的數據來測算。
對於滲透率這一話題而言,超過20%則意味著新能源汽車步入高速發展階段。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教授曾表示,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是簡單的一條線漸進,從1%到5%很慢,但從15%到30%就很快的,這和技術成熟、消費心理、基礎設施等都有關。

要知道從 2005年到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1%,用了10年時間;從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從1%快速提升到5%,用了3年多時間。而從年初至今,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從5%飆升至近18%,用時僅半年多一點。
當專家還在爭論202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是20%還是25%的時候,市場給出的答案大大超出了人們的預期,或許在不久將迎來更加超出預期的需求擴張。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今年1-8月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超過10%,是我國汽車產業平穩向好亮點之一。
不過,目前我國新能源車銷量主要依靠高端和低端兩頭拉動,中端車型尚不理想,呈現出「啞鈴型」市場格局。隨著中端市場銷量開始釋放,其將成為市場滲透率的一大引擎。所以我們也要做好心理準備,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燃油汽車是一個漸進、較長的過程,需要更多耐心。

侃車說:智能電動車革命洶湧來襲,目前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包括混動車型,純電動車型如果真正達到井噴節點,還需要電池成本、續航里程、充電便利性、安全性的全面升級,但顯然這個時刻不會太遙遠。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50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