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是一種強大的、高級的編程語言,常被用於開發Web應用、人工智慧、數據分析等領域。在Python中,對象是程序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對於一個對象,我們可以使用dir()函數或__dict__屬性來查看它所有的屬性。本文將從多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一、Python查看對象所有屬性
在Python中,我們可以使用dir()函數查看一個對象的所有屬性。dir()函數返回一個列表,其中包含了對象所有可用的屬性和方法。
class Person:
name = "John"
def __init__(self, age):
self.age = age
p = Person(32)
print(dir(p))
輸出結果為:
['__class__', '__delattr__', '__dict__', '__dir__', '__doc__', '__eq__', '__format__',
'__ge__', '__getattribute__', '__gt__', '__hash__', '__init__', '__init_subclass__',
'__le__', '__lt__', '__module__', '__ne__', '__new__', '__reduce__', '__reduce_ex__',
'__repr__', '__setattr__', '__sizeof__', '__str__', '__subclasshook__', '__weakref__',
'age', 'name']
從輸出結果中可以看到,Person類中有name屬性和__init__()構造函數,p對象有age屬性和所有內置的對象屬性和方法。
二、Python查看對象的屬性和方法
使用dir()函數查看對象的所有屬性和方法。方法定義為類中的函數,而屬性定義為類中的變數。
class Person:
name = "John"
def __init__(self, age):
self.age = age
def get_info(self):
print("Name: ", self.name)
print("Age: ", self.age)
p = Person(32)
print("Attributes of Person class: ", dir(Person))
print("Attributes of p object: ", dir(p))
輸出結果為:
Attributes of Person class: ['__class__', '__delattr__', '__dict__', '__dir__', '__doc__', '__eq__', '__format__',
'__ge__', '__getattribute__', '__gt__', '__hash__', '__init__', '__init_subclass__',
'__le__', '__lt__', '__module__', '__ne__', '__new__', '__reduce__', '__reduce_ex__',
'__repr__', '__setattr__', '__sizeof__', '__str__', '__subclasshook__', '__weakref__',
'get_info', 'name']
Attributes of p object: ['__class__', '__delattr__', '__dict__', '__dir__', '__doc__', '__eq__', '__format__',
'__ge__', '__getattribute__', '__gt__', '__hash__', '__init__', '__init_subclass__',
'__le__', '__lt__', '__module__', '__ne__', '__new__', '__reduce__', '__reduce_ex__',
'__repr__', '__setattr__', '__sizeof__', '__str__', '__subclasshook__', '__weakref__',
'age', 'get_info']
我們可以看到,在Person類中定義了get_info()方法,而在p對象中則有age屬性和get_info()方法。
三、Python查看一個對象的所有屬性
使用__dict__屬性可以查看一個對象的所有屬性和它們的值,包括類屬性和實例屬性。它返回一個字典,將屬性名稱作為鍵,將屬性值作為值。
class Person:
name = "John"
def __init__(self, age):
self.age = age
p = Person(32)
print(p.__dict__)
輸出結果為:
{'age': 32}
我們可以看到,__dict__屬性只返回p對象的實例屬性(即age),不包括類屬性(即name)。
四、Python查看對象類型
使用type()函數可以查看一個對象的類型。
a = 2
b = "hello"
c = [1, 2, 3]
print(type(a))
print(type(b))
print(type(c))
輸出結果為:
<class 'int'>
<class 'str'>
<class 'list'>
我們可以看到,對象a的類型是int(整數型),對象b的類型是str(字元串型),對象c的類型是list(列表)。
五、Python對象屬性
我們可以在對象上動態地添加屬性。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運行時為對象添加屬性,而不必像在類定義中一樣在構造函數中指定它們。
class Person:
name = "John"
p = Person()
p.age = 32
print(p.age)
輸出結果為:
32
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在運行時為p對象添加了一個新屬性age。
六、Python給對象添加屬性
我們也可以使用setattr()函數為對象添加屬性。
class Person:
name = "John"
p = Person()
setattr(p, "age", 32)
print(p.age)
輸出結果為:
32
我們可以看到,我們使用setattr()函數為p對象添加了一個新屬性age。
七、Python中對象在查找屬性的順序
當一個對象調用一個屬性時,它將首先在它自身的__dict__中查找屬性,如果沒有找到,則會在它的類的__dict__中繼續查找。如果還沒有找到,則會在它的父類的__dict__中繼續查找,直到找到該屬性或者到達頂層基類object。
class A:
x = "A.x"
class B(A):
y = "B.y"
class C(B):
z = "C.z"
c = C()
print(c.z)
print(c.y)
print(c.x)
輸出結果為:
C.z
B.y
A.x
我們可以看到,Python在查找屬性時會首先搜索對象本身的__dict__,然後是它所屬的類的__dict__,然後是父類的__dict__。在上述示例中,c對象首先在它自己的__dict__中找到z屬性,然後在它的類B的__dict__中找到y屬性,最後在它的父類A的__dict__中找到x屬性。
八、Python類屬性和對象屬性
類屬性是定義在類中的變數,而對象屬性是每個對象實例的變數。如果我們修改一個對象的屬性,只會影響該對象,而不會影響其他對象。但是,如果我們修改類屬性,則會影響到所有的對象實例。
class Person:
name = "John"
p1 = Person()
p2 = Person()
# 修改類屬性
Person.name = "David"
print(p1.name)
print(p2.name)
# 修改對象屬性
p1.name = "Bob"
print(p1.name)
print(p2.name)
輸出結果為:
David
David
Bob
David
我們可以看到,當我們修改類屬性時,所有的對象實例的值都會改變。當我們修改一個對象的屬性時,只有該對象實例的值會改變,其他對象實例的值仍然是類屬性的值。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49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