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Python是一種面向對象、解釋型、動態類型的高級程序設計語言,其包含許多強大的模塊和庫,其中之一就是os.scandir模塊。os.scandir()函數是Python 3.5版本引入的,用於返回指定路徑下的文件和目錄信息,包括目錄項的名稱、類型、大小等信息。使用os.scandir()函數可以在遍歷文件夾時更快更穩定,因為它可以同時獲取目錄項的元數據和文件名。
正文
一、掃描目錄
使用os.scandir()函數掃描目錄很簡單,只需要將目錄作為參數傳遞給os.scandir()函數即可。以下是掃描包含文件和目錄的目錄的示例代碼:
import os path = '/path/to/directory/' with os.scandir(path) as entries: for entry in entries: print(entry.name)
在上面的代碼中,我們首先指定了要掃描的目錄的路徑。然後,使用with語句打開一個目錄句柄,並在該目錄中遍歷每個目錄項,依次處理每個目錄項的name屬性,列印出所有的文件和目錄名稱。
二、篩選掃描結果
os.scandir()函數返回一個目錄迭代器,可以對迭代器進行篩選,只選擇需要的文件或文件夾。以下是只列出目錄中的文件的示例代碼:
import os path = '/path/to/directory/' with os.scandir(path) as entries: for entry in entries: if entry.is_file(): print(entry.name)
在上面的代碼中,我們使用is_file()方法來篩選所有文件,而不是目錄。
三、獲取文件屬性
os.scandir()函數還返迴文件的多個屬性,例如文件大小、修改時間、創建時間等。以下是獲取文件屬性的示例代碼:
import os path = '/path/to/file' with os.scandir(path) as entry: if entry.is_file(): print(f"名稱:{entry.name}") print(f"路徑:{entry.path}") print(f"大小:{entry.stat().st_size}") print(f"修改時間:{entry.stat().st_mtime}") print(f"創建時間:{entry.stat().st_ctime}")
在上面的代碼中,我們首先使用is_file()方法檢查目錄項是否為文件,然後使用entry.name、entry.path、entry.stat().st_size和entry.stat().st_mtime等屬性獲取文件的名稱、路徑、大小、修改時間和創建時間。
四、遞歸遍歷目錄
os.scandir()函數和os.listdir()函數一樣,只返回指定目錄下的文件和目錄信息。如果要遍歷目錄樹以及包含的所有子目錄,可以使用os.walk()函數。以下是使用os.scandir()和os.walk()函數遞歸遍歷目錄的示例代碼:
import os def scan_dir(dir_path): with os.scandir(dir_path) as entries: for entry in entries: if entry.is_dir(): print(f"文件夾: {entry.name}") scan_dir(entry.path) else: print(f"文件: {entry.name}") root_dir = '/path/to/root/dir' scan_dir(root_dir)
在上面的代碼中,我們使用scan_dir()函數來遞歸地遍歷所有子目錄。如果目錄項是文件夾,進行處理,否則列印出該目錄項的名稱。
總結
os.scandir()函數是Python 3.5版本引入的,是一種快速、可靠的方法,用於獲取指定路徑下的文件和目錄信息。與os.listdir()函數相比,os.scandir()函數可以返回目錄項的元數據和文件名,使文件和目錄迭代更快更穩定。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48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