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應用所需許可權將請求用戶的授權,以訪問設備的各項功能或者資料,但是用戶並不會逐一了解應用的每一個需要的許可權,所以一些原因導致的許可權泄露將危及用戶的隱私安全。因此,如何良好的開展Android應用的許可權申請,不僅關係到應用的穩定性,還關係到用戶的安全感,應用開發人員應該儘可能提高許可權申請的友好性,也要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盡量提升應用的易用性。下面我們將從多個方面探討Android應用許可權申請的相關問題。
一、許可權概述
Android許可權是系統訪問控制的一種,它可以控制應用程序可以訪問設備的哪些資源。許可權共分為四種:普通許可權、危險許可權、特殊許可權和簽名許可權,研究熟悉這幾種許可權是我們進行許可權控制的前提。
二、許可權類型
在這裡我們重點對危險許可權和特殊許可權進行講解。
1. 危險許可權
危險許可權是指涉及到用戶隱私或者對設備穩定性造成風險的許可權,如:讀取通訊錄、讀寫外部存儲、讀取IMEI、訪問位置信息等等,這些許可權的申請需要用戶允許。
2. 特殊許可權
特殊許可權主要是指系統級的許可權,它只能在系統級別上進行控制,例如以IMEI為設備標識符的可信性許可權、以ACCESS_WIFI_STATE許可權為標識的可信WIFI狀態的許可權等等。
三、許可權申請流程
了解許可權類型後,接下來我們將詳細介紹Android應用許可權申請的流程,流程分為以下幾步驟:
1. 許可權檢查
在運行時檢查應用所需許可權是否已被授權,如果已經授權則可以直接使用,否則需要向用戶申請授權。應用程序可以使用checkSelfPermission方法來確定是否具有某項許可權,如果沒有則調用requestPermissions方法請求授權,如果用戶同意了請求則onRequestPermissionsResult方法將被回調。
if (ContextCompat.checkSelfPermission(MainActivity.this, Manifest.permission.WRITE_EXTERNAL_STORAGE) == PackageManager.PERMISSION_GRANTED) { // 已經授權 } else { // 未授權,則動態請求授權 ActivityCompat.requestPermissions(MainActivity.this, new String[]{Manifest.permission.WRITE_EXTERNAL_STORAGE}, 0);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questPermissionsResult(int requestCode, String[] permissions, int[] grantResults) { // 用戶做出了選擇,可以在這裡進行處理 }
2. 向用戶申請許可權
考慮到用戶授權的友好性,應用申請許可權時需要盡量詳細地介紹許可權的作用。可以通過全面、詳細的文案來幫助用戶更好的理解許可權的作用。
// 使用AlertDialog來展示需要授權的許可權 AlertDialog.Builder builder = new AlertDialog.Builder(MainActivity.this); builder.setTitle("存儲空間許可權") .setMessage("應用程序需要獲得讀取存儲空間的許可權,是否授權?") .setPositiveButton("同意", new DialogInterface.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DialogInterface dialog, int which) { ActivityCompat.requestPermissions(MainActivity.this, new String[]{Manifest.permission.WRITE_EXTERNAL_STORAGE}, 0); } }) .setNegativeButton("取消", null) .create() .show();
3. 審核許可權結果
在用戶授權請求完成之後,結果將會在onRequestPermissionsResult方法中進行處理,應用程序需要通過判斷返回結果來確定許可權的狀態。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questPermissionsResult(int requestCode, String[] permissions, int[] grantResults) { if (requestCode == 0) { if (grantResults.length > 0 && grantResults[0] == PackageManager.PERMISSION_GRANTED) { // 用戶同意授權,可以進行操作 } else { // 用戶拒絕授權,需要提供提示信息 Toast.makeText(MainActivity.this, "許可權申請被拒絕!",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
四、許可權申請注意事項
除了上述流程之外,Android應用許可權申請還需要遵守相關規範和注意事項,這裡我們從四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介紹。
1. 引導用戶進行授權
從用戶角度出發,應用需要在檢測到許可權未被授權的情況下引導用戶進行授權,這需要在直觀有效的提示下完成。理解和幫助用戶進行授權過程顯得尤為關鍵,總之,精美的UI設計會讓用戶感覺應用容易使用和信任。
2. 控制許可權的使用
應用程序需要在獲取許可權後控制其使用,做到權力與責任並存。當應用程序不再需要使用許可權時,應該考慮撤銷該許可權,以便於保證用戶隱私的安全。
3. 處理許可權被拒絕的情況
當用戶拒絕授權應用程序使用許可權時,應用程序應該友好的提供以後再次請求許可權的機會,或者向用戶介紹為什麼需要這個許可權,並提供詳細的幫助解釋。
4. 處理不允許詢問的情況
當用戶一直拒絕授權某項應用許可權時,應用程序應該考慮處理這種情況,並告知用戶如何打開許可權,或者引導用戶在系統設置中進行許可權的相關設置。
五、總結
Android應用許可權申請技巧主要包括許可權概述、許可權類型、許可權申請流程、許可權申請注意事項等內容。通過本文的介紹,相信讀者已經掌握如何合理的進行許可權控制,以及如何注重用戶體驗,更好的保障用戶許可權的安全。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44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