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用c語言編寫的程序不能被計算機直接識別
是的。c語言程序需要經過編譯成機器語言程序,才能被計算機直接運行。
用c語言編程 識別色環電阻並輸出阻值
參考下面代碼
#include “stdafx.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pragma warning(disable:4996)
//色環:粽 紅 橙 黃 綠 藍 紫 灰 白 黑 金 銀
//代碼:A B C D E F G H I J K L
double CodeToNumber(char ch)
{
switch (ch)
{
case ‘A’:
return 1;
case ‘B’:
return 2;
case ‘C’:
return 3;
case ‘D’:
return 4;
case ‘E’:
return 5;
case ‘F’:
return 6;
case ‘G’:
return 7;
case ‘H’:
return 8;
case ‘I’:
return 9;
case ‘J’:
return 0;
case ‘K’:
return -1;
case ‘L’:
return -2;
default:
break;
}
}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char ch[3];
scanf(“%c%c%c”, ch[0], ch[1], ch[2]);
double v;
v = (CodeToNumber(ch[0]) * 10 + CodeToNumber(ch[1])) * pow(10, CodeToNumber(ch[2]));
printf(“%f 歐\n”,v);
system(“pause”); //避免窗口一閃而退
return 0;
}
用C語言編寫的程序需要用什麼程序翻譯後計算機才能識別
用C語言編寫的程序需要用編譯程序翻譯後計算機才能識別。
C語言是一門面向過程的、抽象化的通用程序設計語言,廣泛應用於底層開發。C語言能以簡易的方式編譯、處理低級存儲器。C語言是僅產生少量的機器語言以及不需要任何運行環境支持便能運行的高效率程序設計語言。儘管C語言提供了許多低級處理的功能,但仍然保持著跨平台的特性,以一個標準規格寫出的C語言程序可在包括類似嵌入式處理器以及超級計算機等作業平台的許多計算機平台上進行編譯。
擴展資料:
C語言是一門面向過程的計算機編程語言,與C++、Java等面向對象編程語言有所不同。C語言的設計目標是提供一種能以簡易的方式編譯、處理低級存儲器、僅產生少量的機器碼以及不需要任何運行環境支持便能運行的編程語言。C語言描述問題比彙編語言迅速、工作量小、可讀性好、易於調試、修改和移植,而代碼質量與彙編語言相當。C語言一般只比彙編語言代碼生成的目標程序效率低10%~20%。因此,C語言可以編寫系統軟體。
當前階段,在編程領域中,C語言的運用非常之多,它兼顧了高級語言和彙編語言的優點,相較於其它編程語言具有較大優勢。計算機系統設計以及應用程序編寫是C語言應用的兩大領域。同時,C語言的普適較強,在許多計算機操作系統中都能夠得到適用,且效率顯著。
C語言編寫條形碼識別
使用C語言做條形碼可以按照以下流程:
1 查找條形碼生成規則,或者直接找C語言的開源代碼,製作封裝字元串轉條形碼的介面函數;
2 讀入要轉換的數據;
3 將要轉換的數據,通過1中的函數介面,轉為圖形點陣值。由於條形碼只有黑白兩色,所以這裡可以用0,1兩種值用矩陣表示;
4 根據編譯器,啟動圖形界面,初始化圖形區域;
5 在圖形區域的空間內,按照0 1值,在對應點上上色,其中0上白色,1上黑色。
至此,條形碼顯示成功。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44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