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哨兵模式是用於實現Redis高可用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機器出現故障或節點失效的情況下,能夠在短時間內自動地實現故障轉移。本文將對Redis哨兵部署進行全面的講解,並從多個方面詳細闡述。
一、哨兵redis搭建
Redis哨兵搭建是Redis高可用性實現不可或缺的一步,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搭建哨兵的方法。
1. 環境準備
在安裝Redis之前,需要確保Linux系統已經安裝了gcc、tcl、make等軟體包,若沒有,可通過以下命令安裝:
yum install -y gcc yum install -y tcl yum install -y make
2. 下載與編譯安裝redis和redis-sentinel
下載redis源碼包:https://redis.io/download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6.2.4.tar.gz tar xzf redis-6.2.4.tar.gz cd redis-6.2.4 make
編譯redis-sentinel:
make sentinel
3. 啟動redis和redis-sentinel
分別啟動三個redis實例,用於模擬哨兵模式中的主節點和從節點:
./redis-server redis.conf ./redis-server redis-1.conf ./redis-server redis-2.conf
啟動redis-sentinel,用於監視redis實例的變化,並作出故障轉移的操作:
./redis-sentinel sentinel.conf --sentinel
4. 測試哨兵模式
通過redis-cli連接到哨兵模式,然後停止當前主節點的redis實例,觀察哨兵節點是否會進行自動故障轉移的操作:
./redis-cli -h IP -p PORT SHUTDOWN
二、redis哨兵部署遇到的問題
1. 哨兵判斷節點是否宕機的條件
哨兵會向Redis節點發送PING命令,並根據返回的PONG回復判斷節點是否在線,當節點未返回PONG回復的時間超過了配置文件中定義的值時,哨兵會將節點標記為「S_DOWN」,並且開始針對該節點發起故障轉移操作。
2. 客戶端實現讀寫分離
Redis的哨兵模式實現了高可用性,但是默認情況下沒有實現讀寫分離,該如何在客戶端實現讀寫分離呢。
從Redis 5.0版本開始,支持了讀寫分離的功能,通過在連接字元串中添加”&readonly”參數,即可向Redis伺服器標識當前連接為只讀連接。但是在5.0版本之前,可通過在客戶端實現proxy來實現讀寫分離。
3. redis節點的配置問題
在搭建Redis的哨兵模式時,需要對Redis節點進行相應配置,如果配置不當就有可能無法正常工作。比如主節點的配置文件中需要添加”requirepass”密碼,否則哨兵無法連接到主節點。
三、redis哨兵部署相關的最佳實踐
1. 增加哨兵節點的數量
為了保證Redis服務的高可用性,建議至少部署3個哨兵節點,哨兵的數量越多,響應速度越快,對Redis集群的監控和故障轉移也就更加順暢。
2. 設置哨兵的自動故障轉移閾值
哨兵自動故障轉移的操作,需要確保被轉移的從節點具備足夠的數據完整性和可用性,因此在進行故障轉移時,建議設置自動轉移失敗的最大次數,這樣可大大降低因為網路閃斷等異常情況下的誤判和損失。
3. 設置哨兵節點的vip和偏好值
哨兵節點的VIP,一般位於Redis哨兵模式前端的負載均衡器中,通過VIP和偏好值對Redis服務進行負載均衡,提升服務的可用性和擴展性。
結語
Redis哨兵模式的部署是保障Redis高可用性的重要步驟,本文從搭建哨兵的方法、遇到的問題、最佳實踐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希望可以對讀者在實際應用中遇到的問題提供一些幫助。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42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