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hile語句基本用法
Python中的循環語句有兩種,分別是while和for,本文重點講解while語句的使用方法。while語句的基本格式為:
while 條件: 代碼塊
當條件為真時,循環體中的代碼塊會被執行,執行完畢後再次判斷條件是否為真,如此往複直到條件為假,循環結束。下面的代碼實現了輸出1~10的數字:
i = 1 while i <= 10: print(i) i += 1
該代碼的輸出結果為:
1 2 3 4 5 6 7 8 9 10
在以上代碼中,首先定義了變數i的值為1,然後判斷i是否小於等於10,如果是,則輸出i的值,並將i的值加1,然後回到上述判斷,如此重複,直到i的值變為11,循環結束。
二、break和continue語句的使用
Python中的break和continue語句可以在循環體中對循環進行控制。當break語句被執行時,循環會立即結束,不再執行循環體內的後續代碼。當continue語句被執行時,循環會跳過本次循環體內的剩餘代碼,直接回到循環條件的判斷處繼續進行判斷。
下面的代碼實現了輸出1~10的數字,但在輸出數字5時結束循環:
i = 1 while i <= 10: if i == 5: break print(i) i += 1
該代碼的輸出結果為:
1 2 3 4
在以上代碼中,當i的值等於5時,break語句被執行,循環結束,輸出結果即為1~4。
下面的代碼實現了輸出1~10的數字,但不輸出數字5:
i = 1 while i <= 10: i += 1 if i == 5: continue print(i)
該代碼的輸出結果為:
2 3 4 6 7 8 9 10 11
在以上代碼中,當i的值等於5時,continue語句被執行,跳過本次循環體內剩餘代碼,回到循環條件的判斷處繼續循環。
三、while語句的嵌套使用
在Python中,可以將while語句嵌套在另一個while語句中,實現複雜的循環控制結構。下面的代碼實現了輸出1~10的乘法口訣表:
i = 1 while i <= 9: j = 1 while j <= i: print("%d*%d=%d" % (j, i, i*j), end='\t') j += 1 print() i += 1
該代碼的輸出結果為: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在以上代碼中,外層的while循環變數i用於控制行數,內層的while循環變數j用於控制列數,在內層循環中輸出每一行的乘法口訣表。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42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