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認識Python中的數據類型 – 字元串
字元串是Python中最常用的數據類型,我們一般使用引號來創建字元串,創建字元串很簡單,只要為變數分配一個值即可,後面 python入門教程 還會學到關於字元串的下標、切片、常用操作方法。
注意:控制台顯示結果為class ‘str’,即數據類型是str(字元串)
以前我們只是簡單的用了一下字元串,比如最早學的過程中我們用了一個input()函數,它是用來接收用戶輸入的數據的,收到的數據的數據類型就是字元串。只要在Python開發環境當中,接收到的數據數據類型都是字元串類型,用戶輸入了數據就代表我們後期會使用到它,所以就要控制接收到的字元串數據,所以字元串是Python當中最常用的數據類型。
可能僅僅一個input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後期會學到用Python語言來控制文件對的讀寫操作,在文件當中讀取寫入的數據類型都是字元串類型,所以字元串在文件這裡也是常見的類型。可能將來要學習爬蟲,要從網頁中爬取到我們想要的數據,爬取對的數據的類型本身也是字元串類型,所以字元串類型數據來源是多方多面的,之所以數據能夠獲取來是代表我們的程序要去控制它,所以避免不了要學習字元串的一些常見操作。
1、一對引號字元串(單引號或雙引號)
2、三引號字元串
返回結果:
3、單引號、雙引號和三引號之間的區別
區別:三引號形式的字元串支持換行,並且不會添加額外的字元
如果想列印出 I』m Python這種格式的英文,怎麼做?兩種方法
執行結果:
python r代表什麼意思
r/R,即raw的縮寫,意思是未經加工的;自然狀態的;未經處理的;未經分析的;原始的。
相關推薦:《Python教程》
在Python中r/R表示非轉義的原始字元串。與普通字元相比,其他相對特殊的字元,其中可能包含轉義字元,即那些,反斜杠加上對應字母,表示對應的特殊含義的,比如最常見的」n」表示換行,」t」表示Tab等。而如果是以r開頭,那麼說明後面的字元,都是普通的字元了,即如果是「n」那麼表示一個反斜杠字元,一個字母n,而不是表示換行了。
字母前加r表示raw string,也叫原始字元串常量。一般用在一下兩個方面:
1、正則表達式
用於處理正則表達式時,規避反斜杠的轉義。
2、系統路徑
如下面的路徑,使用r就防止了t的轉義。
如何理解Python中字元
學過c的朋友都知道,字元(『 』)和字元串(「 」)是不一樣的,可是在python中,這些東西的方方面面的門道比較多,在我剛學習的時候也懵比了好一陣子,也就想著總結總結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在學習python中,可以簡單地理解單引號,雙引號,三引號,他們括起來的東西都是字元串,也就是說在開始學習python的過程中,就當做是沒有字元一說
1,
通過上面的例子可以很容易的看清楚s,s1, s2 , s3都是字元串(通過type類型測試)
2,轉義字元
我們簡單提一下c的轉義字元(』\xhh『, 注意這裡的hh是兩個,過多的話可能會超過,產生警告out of range),(』\ddd『,這裡需要的是1-3位8進位的數,希望大家不要弄混)
[cpp] view plain copy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onio.h
int main(){
int a = ‘\113’;
int b = ‘\x13’;
printf(“%d,, ,%d,,”, a, b);
getch();
}
結果如下:
75,, ,19,,
但是在python中,他們還是有挺大的區別的
我們可以看到,在上面的字元串s4裡面有一個轉義字元(\n)存在,所以編譯器對它的處理肯定和簡單地字元串處理是不一樣的
s4直接輸出和print S4輸出之所以不同,是因為S4的直接輸出就是輸出s4本身,我們一開始就給了s4賦值了,而對於print S4的輸出,是因為print函數(python自帶庫函數)對S4進行了處理,在輸出是發現裡面有轉義字元(\n也就是換行的意思),所以是先輸出abc,然後換行,緊接著輸出456
這裡還有一個是raw(破壞轉義字元)python中將r放在包含有轉義字元的字元串前面
這裡我們也能直接看到,在print中轉義字元的作用被破壞了,也就是說並不能起到換行的作用了
unicode編碼也是如此,就是在帶有轉義字元的字元串前面加了一個u
unicode編碼用兩個位元組(16位)來表示,而ascii碼(8位)有一個位元組來表示,漢子在ascii中不是很好的被支持,但是在unicode中可以好一點,16位,也就是65535個,容納一般的漢子是夠了,而且還知道字元編碼是用十六進位來表示的,也就是說前面加上一個』0x『,比如字母”a”的Unicode 編碼是0x0061,十進位是97,而”a”的ASCII編碼是0x61,十進位也是97,
但是千萬注意c和python的區別
而且我們知道,python中本就不談論對象的類型(並不像c分的那麼細),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上面的那些字元串都是常量,我們並不可以更改這些內容,也是在一定的區域存放的
由上可知,我們隨意更改一定會導致錯誤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
對於函數的返回值,我們也要值得注意:
[plain] view plain copy
def tur_a(val1, val2= 3):
n = val1 + val2
m = val1 – val2
l = val1 * val2
z = val1 /val2
return n, m, l, z
print “go , go , go”
b = tur_a(9)
print b
print b[0], b[1], b[2], b[3]
print “game over”
輸出結果:
我們可以看到,對於一個函數返回多個值的時候,應該依次賦給相應個數的值,但是如果我們賦值給了一個變數的話,就相當於賦值了一個元組,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加』【】『的辦法來獲取具體的值,就如同c中的數組
對於字元串,當然我們也就不能忽略輸入的這兩個函數(input,raw_input),這裡,我們應該注意的是它的返回值
input()的返回值是整數
raw_input()的返回值是字元型的
但是,這裡我們可以通過int類型強轉
最後簡單提一下常用字元函數:
startswith:endswith,isalnum,isalpha,isdigit
s.startswith(s1):判斷s字元串是不是以s1開頭的,返回值為布爾類型
s.endswith(s1):同理,判斷s字元串是不是以s1結束的,返回值同樣為布爾類型
s.isalnum():判斷s中是不是全是由數字和字母構成,並沒有特殊字元,(哈哈,可以增加密碼強度)
s.ialpha():判斷s中是不是全是字母,返回布爾類型
s.isdigit();判斷是否全為數字
哈哈,其實也挺好記的
Python字元串是什麼,如何使用?
字元串的表示
字元串可以被成對的單引號(single quote)或雙引號(double quotes)包圍起來,這兩者的作用是一樣的:
字元串中當然也可以包含中文:
一些情況下,選擇其中一個會比另外一個更好,比如字元串本身就存在引號:
如果字元串中本身就包含單引號,我們再用單引號包圍字元串會怎麼樣呢?做個實驗:
Python解釋器提示我們出錯了。因為Python解釋器會把挨著的單引號匹配起來,所以它會認為”‘Hi, I'”是一個字元串,後面的”m Li Lei”Python解釋器則無法解釋。
除了混用單雙引號,還可以使用用轉義字元3應對這種情況。反斜杠(back slash ”)用來對一些本來有特殊意義字元進行轉義:
字元串還可以跨越多行,其中一個方式就是用三個連續的單引號(同樣,三個連續的雙引號也一樣)。
在單(雙)引號前加入一個反斜杠,Python解釋器就不會把這個它認為是字元串結束的標誌,而認為它就是普通的字元。在一個字元串中,如果同時存在單引號和雙引號,那麼使用反斜杠來轉移單、雙引號就是必須的了。
字元串的簡單操作
我們也可以對字元串進行一些操作。比如使用加號把字元串拼接起來:
更多關於Python的基礎性知識可以看下這個網頁的視頻教程,Python常見的數據類型及使用方法掌握,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python符號表示什麼意思
意思是:切片.Python下標是以0開始的 x[1:3]表示返回集合中下標1至3(不包括3)的元素集合 x[:3] 表示返回從開始到下標3(不包括3)的元素集合 x[3:]表示返回從下標3到結束的元素集合 即返回從開始下標到結束下標之間的集合(不包括結束下標)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42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