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tems()
方法的使用
items()
方法是一個字典類型的內置函數,用於以列表返回可遍歷的 (鍵, 值) 元組數組。示例代碼如下:
# 創建一個字典: dict01 = {'Name': 'Tom', 'Age': 25, 'Gender': 'Male'} # 返回字典的 (鍵, 值) 數組: print("字典的 (鍵, 值) 數組為:") print(dict01.items())
輸出結果:
字典的 (鍵, 值) 數組為: dict_items([('Name', 'Tom'), ('Age', 25), ('Gender', 'Male')])
items()
返回的是一個字典視圖對象,支持 for
循環,可以使用 list()
方法轉換為列表。
# 字典視圖對象支持 for 循環遍歷: for key, value in dict01.items(): print(key,":", value) # 可以使用 list() 方法將字典視圖對象轉換為列表: print(list(dict01.items()))
輸出結果:
Name : Tom Age : 25 Gender : Male [('Name', 'Tom'), ('Age', 25), ('Gender', 'Male')]
二、items()
方法的實例1:遍歷字典
使用 items()
方法遍歷字典,可以同時遍歷字典的鍵和值,代碼如下:
# 創建一個字典: dict_score = {'張三': 85, '李四': 92, '王五': 78} # 使用 items() 方法遍歷字典: for name, score in dict_score.items(): print("%s的分數是:%d" % (name, score))
輸出結果:
張三的分數是:85 李四的分數是:92 王五的分數是:78
三、items()
方法的實例2:字典排序
使用 items()
方法可以方便地對字典進行排序,代碼如下:
# 創建一個字典: dict_score = {'張三': 85, '李四': 92, '王五': 78} # 對字典進行按值排序: dict_score_sorted = sorted(dict_score.items(), key=lambda x:x[1], reverse=True) # 遍歷排序後的字典: for name, score in dict_score_sorted: print("%s的分數是:%d" % (name, score))
輸出結果:
李四的分數是:92 張三的分數是:85 王五的分數是:78
四、items()
方法的實例3:字典合併
使用 items()
方法可以方便地合併兩個字典,代碼如下:
# 創建兩個字典: dict1 = {'Name': 'Tom', 'Age': 25, 'Gender': 'Male'} dict2 = {'Country': 'China', 'City': 'Beijing', 'Job': 'Engineer'} # 將兩個字典合併: dict_merged = {**dict1, **dict2} # 輸出合併後的字典: print("合併後的字典為:") print(dict_merged)
輸出結果:
合併後的字典為: {'Name': 'Tom', 'Age': 25, 'Gender': 'Male', 'Country': 'China', 'City': 'Beijing', 'Job': 'Engineer'}
上面的代碼中,使用了字典合併的方法將兩個字典合併為一個新的字典。其中的 **
運算符表示解包,即將字典中的所有鍵值對拆包成獨立的元素。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41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