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語言sum函數
sum函數是R語言中用於求和的函數。它的語法如下:
sum(..., na.rm = FALSE)
其中,…表示一個或多個向量,na.rm表示是否把缺失值(NA)去掉。默認情況下,函數會將缺失值視為無窮大。
二、R語言sum函數怎麼用
R語言sum函數可以用於一維向量、多維數組和矩陣的求和。其用法如下:
1.對一維向量求和:
x <- c(1, 2, 3, 4, 5) y <- sum(x)
這裡的x是一個一維向量,sum(x)的結果為15。
2.對多維數組求和:
a <- array(1:24, dim = c(2, 3, 4)) b <- sum(a)
這裡的a是一個三維數組,sum(a)的結果為144。
3.對矩陣求和:
m <- matrix(1:9, ncol = 3) n <- sum(m)
這裡的m是一個矩陣,sum(m)的結果為45。
三、R語言sum函數用法
sum函數在R語言中的用法非常靈活:
1. 按條件求和
有時候我們需要按照某個條件來對數據進行求和。例如,我們需要對一個向量中大於3的元素進行求和,可以這樣寫:
x <- c(1, 2, 3, 4, 5) y 3])
該代碼會返回大於3的元素4和5的和,即9。
2. 去除缺失值求和
R語言中的缺失值用NA表示。如果數據量比較大,缺失值的出現是很常見的,這就會影響到我們的求和結果。
假如我們需要對一個向量中的元素進行求和,但是該向量中有缺失值NA,我們可以使用na.rm參數來去掉這些缺失值:
x <- c(1, 2, 3, NA, 5) y <- sum(x, na.rm = TRUE)
該代碼會返回1,2,3,5的和,即11。
四、R語言subset函數
在實際應用中,我們經常需要根據某種條件從數據集中提取子集。R語言中,可以使用subset函數來實現子集的提取。
假設我們有一個數據集df,其中包含變數var1和var2:
df <- data.frame(var1=c(1,2,3,4,5), var2=c("a","b","c","d","e"))
現在我們需要從df中提取var1大於等於3的子集:
subset(df, var1 >= 3)
該代碼會返回一個由df中var1大於等於3的行組成的數據框。
五、R語言which函數
which函數可以用於查找向量中滿足某個條件的元素的位置。
假設我們有一個向量x,我們需要找出其中大於等於3的元素的位置:
x = 3)
該代碼會返回x中大於等於3的元素的位置,即3,4,5。
六、R語言quantile函數
quantile函數可以用於計算向量或矩陣的分位數。
假設我們有一個向量x:
x <- c(1,2,3,4,5)
現在我們需要計算x的中位數,即50%分位數:
quantile(x, probs = 0.5)
該代碼會返回x的中位數3。
七、R語言sum是什麼意思
R語言中的sum函數用於求和,它可以用於一維向量、多維數組和矩陣的求和。sum函數的語法如下:
sum(..., na.rm = FALSE)
其中,…表示一個或多個向量,na.rm表示是否把缺失值去掉。默認情況下,函數會將缺失值視為無窮大。
八、R語言sum函數意思
R語言中的sum函數用於求和,它可以用於一維向量、多維數組和矩陣的求和。sum函數的語法如下:
sum(..., na.rm = FALSE)
其中,…表示一個或多個向量,na.rm表示是否把缺失值去掉。默認情況下,函數會將缺失值視為無窮大。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4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