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hon中,字典(dictionary)是一種用於存儲鍵值對的數據結構。與列表(list)等其他數據結構不同,字典可以根據鍵來快速查找和操作對應的值。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字典的基本語法和用法,以及一些常見的操作技巧。
一、字典的基本語法
要創建一個字典,可以使用一對花括弧{},在其中添加鍵值對。例如:
{ 'name': 'Alice', 'age': 25, 'location': 'New York' }
這個字典包含了三個鍵值對,分別是’name’、’age’和’location’。注意,每個鍵與其對應的值之間要用冒號(:)隔開,在整個字典的多個鍵值對之間要用逗號(,)分隔。鍵必須是不可變類型,例如字元串、數字或元組,而值可以是任意類型。
二、字典的基本操作
1、獲取字典中的值
要獲取字典中某個鍵對應的值,可以使用方括弧([])加上鍵名。例如:
person = { 'name': 'Alice', 'age': 25, 'location': 'New York' } name = person['name'] print(name) # 輸出:Alice
2、更新字典中的值
要更新字典中某個鍵對應的值,可以用方括弧([])加上鍵名,並賦予一個新的值。例如:
person = { 'name': 'Alice', 'age': 25, 'location': 'New York' } person['age'] = 26
這樣,字典中鍵為’age’的值就被更新為26了。
3、遍歷字典
我們可以使用for循環來遍歷字典中所有鍵值對。例如:
person = { 'name': 'Alice', 'age': 25, 'location': 'New York' } for key, value in person.items(): print(key, value) # 分別輸出:name Alice,age 25,location New York
在遍歷字典時,我們使用.items()方法獲取一個可遍歷的鍵值對列表,每個鍵值對都可以分別解包給key和value。
三、常用字典操作技巧
1、檢查字典中是否存在某個鍵
有時候,我們需要檢查字典中是否存在某個鍵。可以使用in關鍵字,例如:
person = { 'name': 'Alice', 'age': 25, 'location': 'New York' } if 'age' in person: print('age', '存在於字典中')
2、設置默認值
有時候,我們需要在字典中獲取某個值,如果該鍵不存在,則返回一個默認值。可以使用字典的get()方法,例如:
person = { 'name': 'Alice', 'age': 25, 'location': 'New York' } age = person.get('age', '未知')
如果字典中存在’age’鍵,則返回其對應的值25;否則返回默認值’未知’。
3、刪除鍵值對
要刪除字典中的某個鍵值對,可以使用del語句。例如:
person = { 'name': 'Alice', 'age': 25, 'location': 'New York' } del person['location']
這將刪除字典中鍵為’location’的鍵值對。
總結
字典是Python中一種常用的數據結構,用於存儲鍵值對並進行快速的查找和操作。本文介紹了字典的基本語法和用法,以及一些常見的操作技巧,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使用Python編程。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40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