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編程中,我們常常需要根據不同的條件執行不同的語句或代碼塊,這時候,多條件分支選擇的語句就會派上用場。在C++中,我們可以使用if語句、switch語句和三目運算符等方式實現多條件分支選擇。
一、if語句實現多條件分支選擇
if語句通常用於實現單一條件分支,但是,我們可以使用if…else if…else if…else結構來實現多條件分支選擇。下面是一個簡單的示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grade;
cout << "請輸入您的成績:" <> grade;
if(grade >= 90)
{
cout << "優秀!" <= 80)
{
cout << "良好!" <= 70)
{
cout << "中等!" <= 60)
{
cout << "及格!" << endl;
}
else
{
cout << "不及格!" << endl;
}
return 0;
}
上面的代碼中,根據輸入的成績,使用if…else if…else if…else結構判斷學生的得分,並輸出相應的評價信息。
二、switch語句實現多條件分支選擇
switch語句也是一種實現多條件分支選擇的方式。它的語法比if語句稍微麻煩一些,但是執行效率相對較高。下面是一個使用switch語句實現上面同樣功能的示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grade;
cout << "請輸入您的成績:" <> grade;
switch(grade / 10)
{
case 10:
case 9:
cout << "優秀!" << endl;
break;
case 8:
cout << "良好!" << endl;
break;
case 7:
cout << "中等!" << endl;
break;
case 6:
cout << "及格!" << endl;
break;
default:
cout << "不及格!" << endl;
break;
}
return 0;
}
在這個示例中,我們使用switch語句的形式,在判斷分數段時,case 10和case 9可以共用一段代碼,也就是分數大於等於90時的輸出語句,其他分數段依次判斷。
三、三目運算符實現多條件分支選擇
三目運算符是一種簡潔且靈活的實現多條件分支選擇的方式,特別是當選擇的代碼塊比較短時,可以起到省去大塊if或switch語句的效果。下面是一個使用三目運算符實現同樣功能的示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grade;
string result;
cout << "請輸入您的成績:" <> grade;
result = (grade >= 90) ? "優秀!" : (grade >= 80) ? "良好!" : (grade >= 70) ? "中等!" : (grade >= 60) ? "及格!" : "不及格!";
cout << result << endl;
return 0;
}
在這個示例中,我們首先對變數result進行賦值,使用了兩次三目運算符,來判斷成績的分數段,並輸出相應的評價內容。
四、總結
通過上面三個示例,我們了解了三種不同的實現多條件分支選擇的語句,並使用它們來實現判斷成績的應用實例。在編寫程序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語句,以達到代碼簡潔、執行效率高的最佳狀態。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39720.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