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列化與反序列化概念
序列化是將對象轉換為可傳輸或存儲的格式,反序列化則是將序列化的內容轉回原對象。在PHP中,我們可以使用serialize和unserialize函數實現序列化與反序列化操作。
下面是一段簡單的代碼示例:
//定義一個對象
class Person {
public $name;
public $age;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name,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
//序列化對象為字元串
$person = new Person('Tom', 20);
$str = serialize($person);
//反序列化字元串為對象
$obj = unserialize($str);
//輸出對象屬性
echo $obj->name; //Tom
echo $obj->age; //20
二、序列化的結構
在PHP中,序列化的結果是一個字元串,它包含了被序列化對象的屬性和方法,以及一些預定義的標記(如i表示整數,s表示字元串,a表示數組等)。
下面是一個序列化字元串的示例:
O:6:"Person":2:{s:4:"name";s:3:"Tom";s:3:"age";i:20;}
通過分析可以得知,這段字元串的結構分為三部分:
1.對象標識符(O:6:”Person”):O表示這是一個對象,數字6表示對象名的長度,”Person”表示對象名。
2.對象屬性(s:4:”name”;s:3:”Tom”;s:3:”age”;i:20;):s表示字元串,數字4表示字元串長度,”name”表示屬性名,”Tom”表示屬性值;i表示整數類型,20表示屬性值。
3.結尾(}):表示序列化結束。
三、序列化的漏洞
儘管序列化在數據傳輸和存儲上有著很大的優勢,但是它也存在安全漏洞。由於序列化字元串可以被用戶自由構造,攻擊者可以通過構造特定的序列化字元串,導致代碼執行漏洞。
例如下面這段代碼:
class Test {
public $cmd;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 {
$this->cmd = 'ls';
}
public function __wakeup() {
shell_exec($this->cmd);
}
}
$str = 'O:4:"Test":1:{s:3:"cmd";s:6:"system";}';
$obj = unserialize($str);
這段代碼中,我們定義了一個Test類,其中cmd屬性會在反序列化時執行shell命令。通過構造一個序列化字元串,我們可以將cmd屬性替換成system命令,從而達到執行任意代碼的目的。
四、序列化的防範
為了防範序列化漏洞,我們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注意:
1.不要反序列化不可信的數據:不要在反序列化時直接使用來自用戶輸入或其他不可信來源的數據。
2.過濾序列化的內容:在序列化操作之前,對對象屬性進行有效性校驗和過濾,確保不會序列化非法內容。
3.使用特定的序列化方式:PHP序列化並不是唯一可用的序列化方式,使用其他序列化方式,如JSON序列化,可以避免PHP序列化的部分漏洞。
五、小結
序列化是一項很有用的技術,它可以將PHP對象轉換為字元串,並方便地在網路上傳輸和存儲。但同時,它也存在安全風險。因此,在實際開發中,我們需要認真對待序列化相關的漏洞,以及防範措施。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39467.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