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python基礎教程-集合的介紹和使用方法
前面幾節我們有介紹了列表和元組的使用方法,本節專門針對 集合進行詳細講解。
0python基礎教程-列表的增刪改查
0python基礎教程-「元組」的介紹
集合分為可變集合和不可變集合,(可變集合不可hash)
s={1,’a’,(1,2,3),}print(s)
集合的添加
s.add(‘123’)print s
注意添加完成後 添加的內容輸出的位置 集合是無序的 所以我們添加進入後是在中間
集合的複製
a=s.copy()
這裡需要做一下區別說明,同樣的,我們可以使用a=s 得到出展示一樣的複製效果,但是實際的生產環境中是有區別的,a=s.copy() 是將s集合獨立複製一份出來放在內存中,而a=s 中的a調用到的還是s的內存。
集合的刪除
我們可以使用可以使用s.clear()直接清除整個集合
還可以使用s.pop()刪除最後一個值
刪除指定集合中的元素
s.remove(‘a’)
python集合的作用有哪些?
集合可以像元組一樣,設置不可改變的類型;也可以默認像字典,列表一樣,可以迭代改變;同時集合里的元素可以是列表,元組,字典。
1、python集合的作用——創建字典
可使用大括弧 { } 或者 set() 函數創建集合,注意:創建一個空集合必須用 set() 而不是 { },因為 { } 是用來創建一個空字典。
my_set = set((‘apple’,))
my_set
{‘apple’}
2、python集合的作用——添加元素(add(),update())
# add 作為一個整體添加到集合中
my_set = set()
my_set.add(“abc”)
print(my_set)
#update 是把要傳入的元素拆分,做為個體傳入到集合中
my_set = set()
my_set.update(“abc”)
print(my_set)
3、python集合的作用——刪除元素(remove(),pop(),discard())
#remove 如果集合種有,則直接刪除;如果沒有,程序報錯 格式:集合名.remove(元素)
my_set = {11, 13, 15}
my_set.remove(13)
print(my_set) my_set.remove(131)
print(my_set)
#pop 隨機刪除集合中的元素 如果集合中沒有元素則程序報錯
my_set = {11, 13, 15}
my_set.pop()
print(my_set)
#discard 如果集合中元素存在,直接刪除; 如果元素不存在 不做任何操作 格式: 集合名.discard(元素)
my_set = {11, 13, 15}
my_set.discard(13)
print(my_set)
my_set.discard(131)
print(my_set)
4、python集合的作用——交集( )
set1 = {9, 2, 3, 4}
set2 = {3, 4, 5, 16}
new_set = set1 set2
print(new_set)
# result {3, 4}
5、python集合的作用——並集( | )
set1 = {1, 2, 3, 4}
set2 = {3, 5, 5, 6}[page]
new_set = set1 | set2
print(new_set)
# result {1, 2, 3, 4, 5, 6}
6、python集合的作用——差集(-)
項在前一個集合中,但不在後一個集合中。
set1 = {1, 2, 3, 4}
set2 = {3, 4, 5, 6}
new_set = set1 – set2
print(new_set)
# result {1, 2}
7、python集合的作用——對稱差集( ^ )
即項在前一個集合或後一個集合中,但不會同時出現在二者中。即交集減去並集。
set1 = {1, 2, 3, 4}
set2 = {3, 4, 5, 6}
new_set = set1 ^ set2
print(new_set)
# result {1,2,5,6}
8、python集合的作用——子集判斷
set1 = { 3, 4}
set2 = {3, 4, 5, 6}
# 判斷set1是否是set2的子集
print(set1.issubset(set2))
# result True
9、python集合的作用——父集判斷
set1 = { 3, 4}
set2 = {3, 4, 5, 6}
# 判斷set1是否是set2的父集
print(set1.issuperset(set2))
# result False
10、python集合的作用——迭代和枚舉
s={34,56,76,34,56,54,43,23,56}
for i in s:
print(i) ##迭代輸出其內容
for i,v in enumerate(s):
print(‘index: %s,value: %s’ %(i,v))
“””
result:
index: 0,value: 34
index: 1,value: 43
index: 2,value: 76
index: 3,value: 54
index: 4,value: 23
index: 5,value: 56
“””
可觀察出,集合會自動過濾掉相同元素。
python集合的作用都有哪些?原來這些功能才是最實用的,集合可以像元組一樣,設置不可改變的類型;也可以默認像字典,列表一樣,可以迭代改變;同時集合里的元素可以是列表,元組,字典,你能處理好嗎?如果您還擔心自己入門不順利,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python集合的定義方式
集合的定義
格式:集合名 = {元素1,元素2,…}
例:my_set = {1, 3, 5}
集合是無序的- 不支持下標索引
集合是可變的數據類型
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
集合一般用於元組或者列表中的元素去重
定義一個空的集合 my_set = set()
python 集合的元素為什麼不能是可變數據類型
集合(set)是可以變的,它是一個無序不重複元素集 元組(touple)才是不可變的
集合的特徵
集合的特徵是: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
1、確定性:給定一個集合,那麼任何一個元素是否在集合中就確定了。
2、互異性: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
3、無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沒有順序,順序不同但元素相同的集合可視為同一集合。
Python集合與數學中的集合概念一致,也具備以上3個特性。Python要求放入集合中的元素必須是不可變類型,Python中的整型、浮點型、字元串類型和元組屬於不可變類型,列表、字典及集合本身都屬於可變的數據類型。
對於所有的數據類型而言,它們只要能進行哈希運算,就可以作為集合中的元素出現。
哈希(hash,散列)演算法是將任意長度的二進位值映射為固定長度的較小二進位值,這個小的二進位值稱為哈希值。
哈希值是原數據唯一且極其緊湊的數值表示形式,哪怕只更改原數據的一個字母,再次散列後產生的都是不同的值。若要找到散列為同一個值的兩個不同的輸入,在計算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數據的哈希值可以檢驗數據的完整性。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38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