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Java把如何把內存劃分為4個部分?
- 2、Java的堆內存是什麼?
- 3、java使用的內存不會超過jvm啟動時
- 4、java內存溢出是什麼情況?
- 5、曲靖java培訓學校告訴你Java語言中內存管理的幾個技巧?
Java把如何把內存劃分為4個部分?
Java把內存劃分為以下4個部分:
1、棧區(stacksegment)—由編譯器自動分配釋放,存放函數的參數值,局部變數的值等,具體方法執行結束之後,系統自動釋放JVM內存資源。
2、堆區(heapsegment)—一般由程序員分配釋放,存放由new創建的對象和數組,jvm不定時查看這個對象,如果沒有引用指向這個對象就回收。
3、靜態區(datasegment)—存放全局變數,靜態變數和字元串常量,不釋放。
4、代碼區(codesegment)—存放程序中方法的二進位代碼,而且是多個對象共享一個代碼空間區域。
Java的堆內存是什麼?
Java堆(Java Heap)是java虛擬機所管理的內存中最大的一塊
java堆被所有線程共享的一塊內存區域
虛擬機啟動時創建java堆
java堆的唯一目的就是存放對象實例。
java堆是垃圾收集器管理的主要區域。
從內存回收的角度來看, 由於現在收集器基本都採用分代收集演算法, 所以Java堆可以細分為:新生代(Young)和老年代(Old)。 新生代又被劃分為三個區域Eden、From Survivor, To Survivor等。無論怎麼劃分,最終存儲的都是實例對象, 進一步劃分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回收內存, 或者更快的分配內存。
java堆的大小是可擴展的, 通過-Xmx和-Xms控制。
如果堆內存不夠分配實例對象, 並且對也無法在擴展時, 將會拋出outOfMemoryError異常。
java使用的內存不會超過jvm啟動時
不會。jvm啟動時會對電腦的內存進行估算,因此java使用的內存並不會超過他。Java是一門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
java內存溢出是什麼情況?
首先先說一下JVM內存結構問題,JVM為兩塊:PermanentSapce和HeapSpace,其中\x0d\x0aHeap = }。PermantSpace負責保存反射對象,一般不用配置。JVM的Heap區可以通過-X參數來設定。\x0d\x0a 當一個URL被訪問時,內存申請過程如下:\x0d\x0aA. JVM會試圖為相關Java對象在Eden中初始化一塊內存區域\x0d\x0aB. 當Eden空間足夠時,內存申請結束。否則到下一步\x0d\x0aC. JVM試圖釋放在Eden中所有不活躍的對象(這屬於1或更高級的垃圾回收), 釋放後若Eden空間仍然不足以放入新對象,則試圖將部分Eden中活躍對象放入Survivor區\x0d\x0aD. Survivor區被用來作為Eden及OLD的中間交換區域,當OLD區空間足夠時,Survivor區的對象會被移到Old區,否則會被保留在Survivor區\x0d\x0aE. 當OLD區空間不夠時,JVM會在OLD區進行完全的垃圾收集(0級)\x0d\x0aF. 完全垃圾收集後,若Survivor及OLD區仍然無法存放從Eden複製過來的部分對象,導致JVM無法在Eden區為新對象創建內存區域,則出現」out of memory錯誤」\x0d\x0a\x0d\x0aJVM調優建議:\x0d\x0a\x0d\x0ams/mx:定義YOUNG+OLD段的總尺寸,ms為JVM啟動時YOUNG+OLD的內存大小;mx為最大可佔用的YOUNG+OLD內存大小。在用戶生產環境上一般將這兩個值設為相同,以減少運行期間系統在內存申請上所花的開銷。\x0d\x0aNewSize/MaxNewSize:定義YOUNG段的尺寸,NewSize為JVM啟動時YOUNG的內存大小;MaxNewSize為最大可佔用的YOUNG內存大小。在用戶生產環境上一般將這兩個值設為相同,以減少運行期間系統在內存申請上所花的開銷。\x0d\x0aPermSize/MaxPermSize:定義Perm段的尺寸,PermSize為JVM啟動時Perm的內存大小;MaxPermSize為最大可佔用的Perm內存大小。在用戶生產環境上一般將這兩個值設為相同,以減少運行期間系統在內存申請上所花的開銷。\x0d\x0aSurvivorRatio:設置Survivor空間和Eden空間的比例\x0d\x0a\x0d\x0a內存溢出的可能性\x0d\x0a\x0d\x0a1. OLD段溢出\x0d\x0a這種內存溢出是最常見的情況之一,產生的原因可能是:\x0d\x0a1) 設置的內存參數過小(ms/mx, NewSize/MaxNewSize)\x0d\x0a2) 程序問題\x0d\x0a單個程序持續進行消耗內存的處理,如循環幾千次的字元串處理,對字元串處理應建議使用StringBuffer。此時不會報內存溢出錯,卻會使系統持續垃圾收集,無法處理其它請求,相關問題程序可通過Thread Dump獲取(見系統問題診斷一章)單個程序所申請內存過大,有的程序會申請幾十乃至幾百兆內存,此時JVM也會因無法申請到資源而出現內存溢出,對此首先要找到相關功能,然後交予程序員修改,要找到相關程序,必須在Apache日誌中尋找。\x0d\x0a當Java對象使用完畢後,其所引用的對象卻沒有銷毀,使得JVM認為他還是活躍的對象而不進行回收,這樣累計佔用了大量內存而無法釋放。由於目前市面上還沒有對系統影響小的內存分析工具,故此時只能和程序員一起定位。\x0d\x0a\x0d\x0a2. Perm段溢出\x0d\x0a通常由於Perm段裝載了大量的Servlet類而導致溢出,目前的解決辦法:\x0d\x0a1) 將PermSize擴大,一般256M能夠滿足要求\x0d\x0a2) 若別無選擇,則只能將servlet的路徑加到CLASSPATH中,但一般不建議這麼處理\x0d\x0a\x0d\x0a3. C Heap溢出\x0d\x0a系統對C Heap沒有限制,故C Heap發生問題時,Java進程所佔內存會持續增長,直到佔用所有可用系統內存\x0d\x0a\x0d\x0a參數說明:\x0d\x0a\x0d\x0aJVM 堆內存(heap)設置選項 \x0d\x0a 參數格式 \x0d\x0a 說 明 \x0d\x0a \x0d\x0a設置新對象生產堆內存(Setting the Newgeneration heap size) \x0d\x0a -XX:NewSize \x0d\x0a 通過這個選項可以設置Java新對象生產堆內存。在通常情況下這個選項的數值為1 024的整數倍並且大於1MB。這個值的取值規則為,一般情況下這個值-XX:NewSize是最大堆內存(maximum heap size)的四分之一。增加這個選項值的大小是為了增大較大數量的短生命周期對象 \x0d\x0a\x0d\x0a增加Java新對象生產堆內存相當於增加了處理器的數目。並且可以並行地分配內存,但是請注意內存的垃圾回收卻是不可以並行處理的 \x0d\x0a \x0d\x0a設置最大新對象生產堆內存(Setting the maximum New generation heap size) \x0d\x0a -XX:MaxNewSize \x0d\x0a 通過這個選項可以設置最大Java新對象生產堆內存。通常情況下這個選項的數值為1 024的整數倍並且大於1MB \x0d\x0a\x0d\x0a其功用與上面的設置新對象生產堆內存-XX:NewSize相同\x0d\x0a\x0d\x0a設置新對象生產堆內存的比例(Setting New heap size ratios) \x0d\x0a -XX:SurvivorRatio \x0d\x0a 新對象生產區域通常情況下被分為3個子區域:伊甸園,與兩個殘存對象空間,這兩個空間的大小是相同的。通過用-XX:SurvivorRatio=X選項配置伊甸園與殘存對象空間(Eden/survivor)的大小的比例。你可以試著將這個值設置為8,然後監控、觀察垃圾回收的工作情況\x0d\x0a\x0d\x0a設置堆內存池的最大值(Setting maximum heap size) \x0d\x0a -Xmx \x0d\x0a 通過這個選項可以要求系統為堆內存池分配內存空間的最大值。通常情況下這個選項的數值為1 024的整數倍並且大於1 MB \x0d\x0a\x0d\x0a一般情況下這個值(-Xmx)與最小堆內存(minimum heap size _Xms)相同,以降低垃圾回收的頻度 \x0d\x0a \x0d\x0a取消垃圾回收 \x0d\x0a -Xnoclassgc \x0d\x0a 這個選項用來取消系統對特定類的垃圾回收。它可以防止當這個類的所有引用丟失之後,這個類仍被引用時不會再一次被重新裝載,因此這個選項將增大系統堆內存的空間 \x0d\x0a \x0d\x0a設置棧內存的大小 \x0d\x0a -Xss \x0d\x0a 這個選項用來控制本地線程棧的大小,當這個選項被設置的較大(2MB)時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系統的性能。因此在設置這個值時應該格外小心,調整後要注意觀察系統的性能,不斷調整以期達到最優 \x0d\x0a \x0d\x0a最後說一句,你的機器的連接數設置也至關重要,連接的關閉最好把時間設置的少些,那些連接非常耗費資源。也是引起內存泄露的主要原因。
曲靖java培訓學校告訴你Java語言中內存管理的幾個技巧?
從理論上來講java做的系統並不比其他語言開發出來的系統更佔用內存,那麼為什麼卻有這麼N多理由來證明它確實占內存呢?兩個字,陋習。
(1)別用newBoolean()。
在很多場景中Boolean類型是必須的,比如JDBC中boolean類型的set與get都是通過Boolean封裝傳遞的,大部分ORM也是用Boolean來封裝boolean類型的,比如:
ps.setBoolean(“isClosed”,newBoolean(true));
ps.setBoolean(“isClosed”,newBoolean(isClosed));
ps.setBoolean(“isClosed”,newBoolean(i==3));
通常這些系統中構造的Boolean實例的個數是相當多的,所以系統中充滿了大量Boolean實例小對象,這是相當消耗內存的。Boolean類實際上只要兩個實例就夠了,一個true的實例,一個false的實例。
Boolean類提供兩了個靜態變數:
publicstaticfinalBooleanTRUE=newBoolean(true);
publicstaticfinalBooleanFALSE=newBoolean(false);
需要的時候只要取這兩個變數就可以了,
比如:
ps.setBoolean(“isClosed”,Boolean.TRUE);
那麼像2、3句那樣要根據一個boolean變數來創建一個Boolean怎麼辦呢?可以使用Boolean提供的靜態方法:Boolean.valueOf()
比如:
ps.setBoolean(“isClosed”,Boolean.valueOf(isClosed));
ps.setBoolean(“isClosed”,Boolean.valueOf(i==3));
因為valueOf的內部實現是:return(b?TRUE:FALSE);
所以可以節省大量內存。相信如果Java規範直接把Boolean的構造函數規定成private,就再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2)別用newInteger.
和Boolean類似,java開發中使用Integer封裝int的場合也非常多,並且通常用int表示的數值通常都非常小。SUNSDK中對Integer的實例化進行了優化,Integer類緩存了-128到127這256個狀態的Integer,如果使用Integer.valueOf(inti),傳入的int範圍正好在此內,就返回靜態實例。這樣如果我們使用Integer.valueOf代替newInteger的話也將大大降低內存的佔用。如果您的系統要在不同的SDK(比如IBMSDK)中使用的話,那麼可以自己做了工具類封裝一下,比如IntegerUtils.valueOf(),這樣就可以在任何SDK中都可以使用這種特性。
(3)用StringBuffer代替字元串相加。
這個我就不多講了,因為已經被人講過N次了。我只想將一個不是笑話的笑話,我在看國內某「著名」java開發的WEB系統的源碼中,竟然發現其中大量的使用字元串相加,一個拼裝SQL語句的方法中竟然最多構造了將近100個string實例。無語中!
(4)過濫使用哈希表
有一定開發經驗的開發人員經常會使用hash表(hash表在JDK中的一個實現就是HashMap)來緩存一些數據,從而提高系統的運行速度。比如java課程認為使用HashMap緩存一些物料信息、人員信息等基礎資料,這在提高系統速度的同時也加大了系統的內存佔用,特別是當緩存的資料比較多的時候。其實我們可以使用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38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