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elinux Permissive的基本概念
Selinux Permissive指的是Selinux的一種狀態,即安全標籤與策略的實際執行狀態僅記錄在日誌文件中,不會對系統進行攔截、限制,只會對不符合安全策略的操作進行記錄和警告。這種模式主要用於調試,即調試期間可以記錄安全問題,而不影響程序正常運行。實際上,Permissive可以通過日誌輸出方便地發現與Selinux策略不符合的應用操作,從而修復。
二、Selinux Permissive的使用場景
Selinux Permissive的主要使用場景如下:
– 進行調試
當我們需要排除一些安全策略錯誤,或嘗試確定哪些Selinux規則應該被添加到我們的策略中時,可以使用Permissive模式進行調試。
– 安全審計
激活Selinux Permissive模式,可以生成詳細的日誌數據,這些數據可以用於審計。一旦您擁有日誌,您就可以對系統的活動進行詳細的分析,評估系統的安全狀態。
– 策略編寫
Permissive模式對於開發人員來說非常有用,因為它使開發人員能夠在開發期間快速檢查安全策略和規則,並根據需要進行修改。
三、如何將Selinux設置為Permissive模式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你不需要手動將你的Selinux設置為Permissive模式。當你需要在運行中的應用中開啟Permissive模式,可以使用一個命令,如下所示:
# setenforce 0
這條命令會將Selinux設置為Permissive模式,同時會生成相關的日誌信息。請注意,在此模式下,系統將繼續執行上述的不符合策略規則的操作,但是要注意對這些操作進行記錄和警告。
四、如何從Permissive模式返回到Enforcing模式
一旦我們確認了Selinux的配置和規則之後,通常會將其切換回Enforcing模式。這樣可以保證我們的系統符合我們的安全策略,以便防止網路攻擊和防止意外的系統故障。
要將Selinux返回到Enforcing模式,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setenforce 1
這將把系統設置回Enforcing模式,並每次啟動時都將其設置為Enforcing模式。
五、如何配置Selinux Permissive模式
在Selinux Permissive模式下,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安排選定的對象或者進程來遵循Permissive模式的狀態:
– 手動配置
我們可以通過編輯/etc/selinux/config文件來需夏系統上Selinux Permissive模式是否開啟。在這個文件中,可以設置兩個備選值:enforced或者permissive。必須重啟系統才能裝載任何新的Selinux策略。如果您不希望重啟系統,則可以使用setenforce命令手動更改Selinux策略。
– 配置單個類別或對象
如果我們不希望某些Selinux策略規則遵循強制執行,可以對這些規則進行修改以遵循Permissive模式。
# audit2allow -a -M mypolicy # semodule -i mypolicy.pp
以上命令將Selinux策略轉儲到mypolicy.te文件中並生成了mypolicy.pp文件。在這個文件中,我們可以將促使策略遵循Permissive模式的值打開。最後,使用semodule -i命令將這個文件導入到系統中。
六、 Selinux Permissive模式的注意事項
要記住,當應用程序出於Permissive模式時,Selinux在日誌中記錄了不符合策略規則的操作,但不會阻止這些操作。這意味著使用Permissive模式時,系統具有較弱的安全性。除此之外,Selinux使用Permissive模式會增加系統漏洞的風險。因此,為了更好的系統安全性,不要過度使用Permissive模式。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3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