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JSP運行原理什麼
1、當用戶訪問一個JSP頁面時,會向一個Servlet容器(Tomcat等)發出請求;
2、如果頁面有所改動,則servlet容器首先要把JSP頁面(假設為test.jsp)轉化為Servlet代碼(test.java),再將其轉化為class文件(test.class文件);這種過程(編譯)會耗費時間
3、JSP容器負責調用從JSP轉換來的servlet,這些servlet負責提供服務相應用戶請求;如果用戶有多個請求,則容器會建立多個線程處理多個請求;
4、容器執行位元組碼文件(包括調用的servlet:formprocessor.java位元組碼),並將其結果返回到客戶端(返回的最終方式是有servlet輸出html格式的文件流)。
擴展資料:
語言優點:
1、一次編寫,到處運行。除了系統之外,代碼不用做任何更改。
2、系統的多平台支持。基本上可以在所有平台上的任意環境中開發,在任意環境中進行系統部署,在任意環境中擴展。相比ASP的局限性JSP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3、強大的可伸縮性。從只有一個小的Jar文件就可以運行Servlet/JSP,到由多台伺服器進行集群和負載均衡,到多台Application進行事務處理,消息處理,一台伺服器到無數台伺服器,Java顯示了一個巨大的生命力。
4、多樣化和功能強大的開發工具支持。這一點與ASP很像,Java已經有了許多非常優秀的開發工具,而且許多可以免費得到,並且其中許多已經可以順利的運行於多種平台之下。
5、支持伺服器端組件。web應用需要強大的伺服器端組件來支持,開發人員需要利用其他工具設計實現複雜功能的組件供web頁面調用,以增強系統性能。JSP可以使用成熟的JAVA BEANS 組件來實現複雜商務功能。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JSP
jsp的工作原理
jsp工作原理:web伺服器(tomcat\jboss等)先把jsp文件翻譯成servlet的java文件,然後編譯成位元組碼文件,就是.class文件,當客戶端訪問的時候,伺服器直接裝載jsp對應的servlet的位元組碼文件。
JSP(JavaServerPages)是由SunMicrosystems公司倡導、許多公司參與一起建立的一種動態網頁技術標準。JSP技術有點類似ASP技術,它是在傳統的網頁HTML文件(*.htm,*.html)中插入Java程序段(Scriptlet)和JSP標記(tag),從而形成JSP文件,後綴名為(*.jsp)。用JSP開發的Web應用是跨平台的,既能在Linux下運行,也能在其他操作系統上運行。
簡述JSP運行原理
SP部署於網路伺服器上,可以響應客戶端發送的請求,並根據請求內容動態地生成HTML、XML或其他格式文檔的Web網頁,然後返回給請求者。JSP技術以Java語言作為腳本語言,為用戶的HTTP請求提供服務,並能與伺服器上的其它Java程序共同處理複雜的業務需求。
JSP將Java代碼和特定變動內容嵌入到靜態的頁面中,實現以靜態頁面為模板,動態生成其中的部分內容。JSP引入了被稱為「JSP動作」的XML標籤,用來調用內建功能。另外,可以創建JSP標籤庫,然後像使用標準HTML或XML標籤一樣使用它們。
標籤庫能增強功能和伺服器性能,而且不受跨平台問題的限制。JSP文件在運行時會被其編譯器轉換成更原始的Servlet代碼。JSP編譯器可以把JSP文件編譯成用Java代碼寫的Servlet,然後再由Java編譯器來編譯成能快速執行的二進位機器碼,也可以直接編譯成二進位碼。
擴展資料:
特點
1、能以模板化的方式簡單、高效地添加動態網頁內容。
2、可利用JavaBean和標籤庫技術復用常用的功能代碼(設計好的組件容易實現重複利用,減少重複勞動)。標籤庫不僅帶有通用的內置標籤(JSTL),而且支持可擴展功能的自定義標籤。
3、有良好的工具支持。
4、繼承了Java語言的相對易用性。
5、繼承了Java的跨平台優勢,實現「一次編寫,處處運行」。因為支持Java及其相關技術的開發平台多,網站開發人員可以選擇在最適合自己的系統平台上進行JSP開發;不同環境下開發的JSP項目,在所有客戶端上都能順利訪問。
6、頁面中的動(控制變動內容的部分)/靜(內容不需變動的部分)區域以分散但又有序的形式組合在一起,能使人更直觀地看出頁面代碼的整體結構,也使得設計頁面效果和程序邏輯這2部分工作容易分離(外觀視圖與邏輯分離)。從而方便分配人員並發揮各自長處,實現高效地分工合作。
7、可與其它企業級Java技術相互配合。JSP可以只專門負責頁面中的數據呈現,實現分層開發。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35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