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WPS的新函數——SHEETSNAME,它可以自動的獲取工作表的名稱。自動生成工作表目錄,今天就來了解下它的用法
二、基本應用
我們來通過幾個案例,來詳細了解下SHEETSNAME的使用方法,操作也是比較簡單的。
1. 獲取指定sheet的名字
比如現在我們想要獲取【行政部】的sheet名字,就需要將函數的第一個參數設置為【行政部】這個sheet的任意一個單元格即可
公式: =SHEETSNAME(行政部!B2)
2. 設置結果的方向
結果的方向需要設置第二參數,0表示放在行,1表示放在列,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設置
在這裡我們將第一個參數省略,就能獲取當前文件的所有sheet名字
3. 是否包含當前sheet名字
需要設置第三參數,來決定是否需要提取當前sheet的名字,0提取,1不提取,效果如下動圖
4、提取所有工作表名稱
如下圖所示,如果我們想提取所有工作表名稱,不填寫任何參數,函數返回全部的工作表名稱,橫向展示。
公式:=SHEETSNAME()
三、製作目錄
我們使用SHEETSNAME與HYPERLINK可以實現快速的製作目錄,操作也非常的簡單,具體步驟,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動圖
四、判斷是否存在隱藏sheet
公式:=SHEETS()=COUNTA(SHEETSNAME())
在這裡SHEETS會獲取當前文件的sheet個數,它是會計算隱藏的sheet的
而SHEETSNAME不會獲取隱藏sheet的名字,得到名字後,再用COUNTA計算個數
結果為TRUE表示不存在隱藏,結果為FALSE表示存在隱藏sheet
五、實際應場景
場景1:判斷是否有隱藏表
只需在目標單元格中輸入公式:
=TEXT(SHEETS()-COUNTA(SHEETSNAME()),"隱藏0張工作表;;無隱藏工作表")
然後點擊回車即可
解讀:
使用SHEETS函數統計全部工作表的數量,當然也包括隱藏的工作表;
然後使用COUNTA(SHEETSNAME())函數獲取除了隱藏工作表外的工作表的數量;
接著利用二者的數量差額,結合TEXT函數來設置顯示結果,最終實現判斷是否隱藏的工作表。
場景2:快速製作跳轉目錄
我們可以利用SHEETSNAME函數和HYPERLINK函數實現快速的製作目錄,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先獲取工作表名稱
在目標單元格中輸入公式:
=SHEETSNAME(,1)
點擊回車即可
第二步:設置目錄鏈接
在目標單元格中輸入公式:
=HYPERLINK("#"&B3&"!A1",B3)
點擊回車下拉填充數據即可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內容,EXCEL用戶是不是看了眼紅呢?這可是WPS的專屬函數呀,更多wps使用技巧,請繼續關注。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3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