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之前一直以為,自己做的項目總結還是不錯的,畢竟領導給的回饋也是讚賞,直到我看到了另外一個同事的,我就知道了,口頭讚譽和真實升職加薪還是有區別的。
所以,我就屁顛屁顛地去請教了,最後把兩者結合的精華提供出來,供大家參考。
開始之前,我們首先看看寫項目總結報告的目的是什麼?
一、向上報告,向領導展示項目的結果,以及項目的價值;
二、總結反思,為後續項目做得更好做復盤。
總結下來,兩者都是有利於項目經理工作做得更好,以及升職加薪的。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好一個項目總結報告呢?也有三個要素:
其一、符合結構化思維,讓看報告的人易懂;
其二、有項目管理該有的要點,讓看報告的人覺得有價值;
其三、細節的把控,比如怎麼顯示更專業,不能出現錯別字等。
首先我們來看看結構化思維的三個要點:
1、主題先行
2、歸類分組
3、邏輯遞進
然後,歸納出項目管理總結報告中該展示的要點:
1、背景資料、信息和結果
2、項目的範圍和最終目標
3、所有的重要成果
4、項目參與人員
5、經驗與總結
至於細節我們在講解的過程中把控。
所以,根據前兩部分的內容總結,我分成了四個步驟講解:
1、主題先行
2、項目詳情
3、經驗和總結
4、摘要
我們一個一個來說(文章最後有導圖總結~)。

一、主題先行
在報告的開頭,讓別人知道你今天的主題是什麼,這件事非常重要,它有助於大家對於後面內容的理解。
通常情況下主題先行會用SCQA模型設計開場白,有四種變式:
1、標準式(SCA):背景-衝突-答案。
2、開門見山式(ASC):答案-背景-衝突。
3、突出憂慮式(CSA):衝突-背景-答案。
4、突出信心式(QSCA):問題-背景-衝突-答案。
我們以標準式(SCA)為例:這個項目的客戶是國企的××提出的,目前市場上沒有同類產品,所以我們沒有可參照的項目,在非常艱難的摸索下,做成了項目,甲方爸爸非常的滿意,已介紹×個新客戶給我們。

二、項目詳情
項目詳情是指項目中的一些要素,就是前面提到的:項目範圍和最終目標,所有的重要成果,項目參與人員。
項目範圍和最終目標是在做項目規劃時確定的,在這一步首先要把規劃時的內容寫在報告上,然後填上真實情況的對比。
比如,對比內容可以是:哪些範圍有改變,是什麼原因,最終目標有沒有實現,未實現的原因,已實現的效果等。
所有的重要成果,即指在報告中羅列出所有的重大成果,不需詳述過程,除非特別重要。
項目參與人員包含兩個部分,一是團隊成員,另外是項目干係人。
這一部分主要是夸人,突出別人的成就,所以在項目中,你要了解每個主要參與者的貢獻。有些人做出了突出的成果,就誇功勞。有些人在過程中有很大的付出,但是結果不是很好或者在結果上不能體現,那麼就著重體現對方在過程中的貢獻。
當然自己的功勞也要加進去,苦勞就算了,畢竟說自己的苦勞容易聽出邀功意味。
另外,對應的干係人,該誇的也要誇,比如跨部門的某某,他也很給力,做了××,使我們項目順利地進行。

三、經驗和總結
經驗總結分為三個部分:項目效果分析、項目過程中後續可參考的點、項目過程中後續需避免的內容等。
項目效果分析方面,盡量突出比較成功的點,而成功點的證明是需要內外部對比的結果來看的。
比如:
公司內類似項目相比,結果更好還是更差?
與市場上其他類似項目相比,結果是更好還是更差?
當然,做的過程中也要注意細節的考量,比如選取什麼樣的指標和數據去評價,哪些方面領導認可的權重更大,都需要考慮進去。
另外提醒,這個地方還挺能顯示你的分析是否專業的,數據支撐加印象深刻的數據可視化顯示絕對加分。比如說,你的是這樣的:

別人的是這樣的:

看起來怎麼樣?即使是一樣的數據,顯示不同,效果差別也很大。
當然,數據可視化不一定要自己搞,工具應該是項目經理的強項,這裡推薦兩個可視化網站:豌豆BI(個人免費),酷屏(按需定製收費),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情況去嘗試一下。
項目過程中後續可參考的點,是表達這次項目中做起來效果比較好的方式,後續可沿用。
項目過程中後續需避免的內容,是表達這次項目中,有些方法使用起來不是很好用,下次類似情況不再使用同類方式,且可說出思考後的替代方式。
四、摘要
很多人聽過一長串的報告之後,會容易忘記前面的內容,在結尾可以做一個簡單的總結,讓大家再回憶一遍整體內容,以便做出應有的評價。
五、幾點注意
1、注意結構化思維應用,比如同一類問題歸納總結、新步驟開始之前內容連貫。
2、注意細節:標題、標點、錯別字、排版等。
3、觀點需藉助數據支撐,比如突出別人成就時、比較項目效果時。
好了,內容到這就結束啦,整體內容總結如下:

自己實戰經驗,希望能給到你一些啟發!為了讓我們一起成長得更快,期待你的點贊、分享 !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35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