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如何利用Vue.js庫中的v-show顯示和隱藏元素
- 2、如何利用Vue.js庫中的v-if內部指令判斷元素顯示
- 3、如何利用Vue.js庫綁定HTML標籤內的class屬性值
- 4、.vue文件怎麼寫js代碼
- 5、vuePress裡面怎麼寫vue.js代碼
如何利用Vue.js庫中的v-show顯示和隱藏元素
步驟:
創建靜態頁面vshow.html,並修改title內容「Vue.js之v-show指令」,如下圖所示:
引入Vue.js中的JavaScript文件,注意引入js的位置,如下圖所示:
在body元素內部插入一個div,div標籤內部插入三個p元素,分別加上v-if、v-else和v-show,如下圖所示:
在div標籤下方插入script/script元素,並在裡面添加Vue.js代碼,如下圖所示:
預覽該靜態頁面,這時會發現顯示內容,如下圖所示:
第六步,將local屬性值改為「false」,再次預覽該頁面,如下圖所示:
Vue.js(讀音 /vjuː/, 類似於 view)是一個構建數據驅動的 web 界面的漸進式框架。Vue.js 的目標是通過儘可能簡單的 API 實現響應的數據綁定和組合的視圖組件。它不僅易於上手,還便於與第三方庫或既有項目整合。
另一方面,當與單文件組件和 Vue 生態系統支持的庫結合使用時,Vue 也完全能夠為複雜的單頁應用程序提供驅動。
Vue.js 自身不是一個全能框架——它只聚焦於視圖層。因此它非常容易學習,非常容易與其它庫或已有項目整合。另一方面,在與相關工具和支持庫一起使用時,Vue.js 也能完美地驅動複雜的單頁應用。
如何利用Vue.js庫中的v-if內部指令判斷元素顯示
Vue.js庫中帶有一些內部指令,有v-if、v-show、v-else、v-on等。其中,v-if是根據表達式的值判斷一個元素是生成或移除,如果判斷為true,就生成元素;否則,移除元素。下面利用一個實例說明v-if的用法,操作如下:
工具/原料
Vue.js
HBuilder
截圖工具
瀏覽器
方法/步驟
第一步,創建靜態頁面vif.html,為了表達v-if指令實例,添加title內容,如下圖所示:
第二步,引入Vue.js核心js文件
script src=”../js/vue.min.js” /script
如下圖所示:
第三步,在body元素內部插入一個div和p,並給div一個id值,p元素內添加一個v-if,值為boolean,內部內容為「歡迎使用Vue.js」,如下圖所示:
第四步,在script/script中編寫Vue.js代碼,設置el和data數據,預覽頁面,如下圖所示:
第五步,將data內boolean設置為false,設置完畢,進行查看效果,如下圖所示:
第六步,再次預覽頁面,發現「歡迎使用Vue.js」不顯示出來,如下圖所示:
如何利用Vue.js庫綁定HTML標籤內的class屬性值
第一步,創建靜態頁面vtext.html,修改title顯示的內容並引入vue.js,
第二步,在body標籤元素內插入兩個span元素,在第一個span綁定v-text指令,第二個span中插入{{message}},
第三步,編寫JS代碼,綁定數據源message,
第四步,預覽靜態頁面vtext.html,發現{{message}}還是一樣,未變成賦的值,
第五步,在兩個span外層添加一個div,並將第一個span的id賦給div,再在第一個span標籤上綁定v-model,
第六步,再次預覽發現頁面中的{{message}}變為綁定的數據源.
.vue文件怎麼寫js代碼
單個組件裡面可以使用 import $ from ‘jquery’ 引用
當前你得使用npm把jquery 安裝了。 把jquery 用export default 導出來(就是在jquery.js的最後一行寫上 export default $), 然後使用import $ from 『jquery的文件地址』
至於 script標籤裡面怎麼寫
import $ from ‘jquery’
export default {
data: function() {
return {
testData: 1 // 這個對象裡面定義所有的變數 這些變數可以 在html直接和dom綁定
}
},
mounted: function() {
// 生命周期函數, 有好幾個 執行的順序都不一樣,可以根據場景 選擇不同的生命周期函數 這塊一般是初始化數據的地方
},
methods: { // 這裡寫所有的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在 方法內部使用this.方法名調用,也可以在html 中使用@時間名 = 『函數名()』調用
init() {
// 實例方法
// 使用this.變數可以訪問data中的變數
console.log(this.testData)
}
}
}
vuePress裡面怎麼寫vue.js代碼
2.1 新建文件夾docs
配置package.json,添加下述兩行
{
“scripts”: {
“docs:dev”: “vuepress dev docs”,
“docs:build”: “vuepress build docs”
}}
進入docs文件夾 創建 README.md文件
此時運行命令
npm run docs:dev
此時文件夾結構
study
+–docs
+—-README.md
+–package.json
運行訪問
image.png
結束運行 ,執行命令
npm run docs:build
然後看文件變化 多了個node_modules
docs 多了個 .vuepress文件夾
study+–docs+—-.vuepress+—— dist //打包後的文件夾+—-README.md+–package.json+–node_modules
我們在.vuepress 創建
config.js 文件
添加
module.exports = {
title: ‘Adroi媒體API 介面文檔’, // 設置網站標題
description : ‘Adroi’,
base : ‘/v1/adroi-h5/adroiapi/’,
themeConfig : {
nav : [
{ text: ‘介面定義’, link: ‘/apiword’ },
{ text: ‘介面欄位定義’, link: ‘/api’ },
{ text: ‘附錄:錯誤碼’, link: ‘/error’ }
],
sidebar: {
‘/’ : [
“/”, //指的是根目錄的md文件 也就是 README.md 裡面的內容
“apiword”, 根目錄創建 apiword.md文件 “api”,根目錄創建 api.md文件 “error” 根目錄創建 error.md文件 ]
},
sidebarDepth : 2
}}
image.png
3)添加靜態圖片

4)添加指定樣式
添加樣式 分兩種 一種不用預編譯處理、一種使用
//不使用預編譯處理//直接在md文件底部添上style/style
//使用預編譯處理
首先需要安裝所需的模塊 舉例:stylus
npm i stylus stylus-loader -Dstyle lang=”stylus”/style
5)vuePress可添加js代碼
既然是尤大大的作品 那肯定是支持vue語法的
在MD文件中直接寫入js的語法
script
export default{
//…do something
}/script
6)代碼發布或上傳至伺服器
關於發布問題:首先我們知道在打包後的文件都是靜態文件之前的MD文件都被打包成html靜態文件了,其次在文件config.js中 base至關重要
6-1發布在雲盤中如百度雲盤 github上可直接通過鏈接訪問
在雲盤上創建根目錄如vuepress,然後在config中 bese這部分就填寫/vuepress,然後進行打包操作,再然後把打包後的文件上傳至雲盤上的vuepress文件中
6-2 通過伺服器發布
在伺服器上安裝Apache或者nginx 這裡拿nginx舉例:
至於nginx 安裝 以及配置文件的解讀使用 我這裡就不詳述了,不了解的童鞋可以自己查閱相關文件
同樣base的填寫很重要
//為了簡單明了 我們把打包好的文件放入nginx中html文件下 之前的文件可以清空server {
listen 8081; //監聽8081埠
server_name localhost; //localhost:8081即可指向也可寫別名如local.vuepress.com.cn 那我們訪問這個埠的別名加埠就可以
location / {
root /nginx/nginx-1.9.15/html; //至關重要你的入口文件在本機的位置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入口文件
}
}
轉載於: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34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