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求答案 求過程c語言
- 2、用C語言編程 列印出3到1100 之間的全部素數(判素數由函數實現)
- 3、用C語言寫出 1000到1100素數和。 謝謝
- 4、c語言為什麼輸出是1100?
- 5、c語言第三題為什麼是1100
- 6、C語言編寫程序,要求輸出1100-1200以內的全部素數
求答案 求過程c語言
記住:
自增運算符++在變數前面:++a,你先把把變數a的值加1,然後把變數a代進其他表達式參與運算;
++在後面:a++,先把變數a代進其他表達式參與運算,這個表達式運算完了之後,把變數a的值加1。
運算符在變數前面:變數先增加後使用。在後面:變數先使用後增加。
自減運算符同理。
格式說明符:
%o – 以無符號8進位形式輸出
%x – 以無符號16進位形式輸出
%d – 以帶符號10進位形式輸出
注意:因為整數在內存中也是以二進位的形式存儲的,所以上面三個進位轉換的操作數原來都已經轉化成二進位了。
這裡初值情況:x = 010, y = 12。
二進位形式:x = 1000,y = 1100
進位轉換不會的,先用計算器。
第一句:++x,++在變數前面,先增加後使用,先把x值加1,從1000變為1001,然後把x值代入前面的控制字元串參與執行,這裡通過格式說明符%d以10進位輸出:
9
再看y++,++在變數後面,先使用後增加,先把y原來的值1100帶入前面的控制字元串參與執行,這裡通過格式說明符%x以16進位輸出:
c
之後,把y值加1,從1100變為1101
所以,第一句執行後,輸出:9, c,變數的取值:x = 1001, y = 1101
第二句:x++,++在變數後面,先使用後增加,先把x原來的值1001帶入前面的控制字元串參與執行,這裡通過格式說明符%x以16進位輸出:
9
之後,把x值加1,從1001變為1002。
再看++y,++在變數前面,先增加後使用,先讓y值加1,從1101變為1102,然後把y值帶入前面的控制字元串參與執行,這裡通過格式說明符%o以8進位輸出:
16
所以,第二句printf執行後,輸出:9, 13,變數取值:x = 1002, y = 1102
如果在格式說明符%x和%o中加入#:%#x, %#o,會使輸出8進位和16進位形式時帶前綴0和0x。那麼這題的輸出就變成:
9, 0xc
0x9, 016
用C語言編程 列印出3到1100 之間的全部素數(判素數由函數實現)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for(int i=3;i=1100;i++)/*確定範圍:3——1100*/
{
for(int k=2;ki;k++)
{
if(i%k==0)break;/*如果找到一個不是1或者它本身的因子,則停止該循環,此時ki*/
}
if(k==i)printf(“%d\n”,i);/*當k=i時表明i不存在除1和本身以外因子,因而它是素數,打出來*/
}
}
用C語言寫出 1000到1100素數和。 謝謝
測試過了,完全正確,你看看吧
#includestdio.h
int fun(int m)
{
int i;
if(m2) return 0;
for(i=2;i=m/2;i++)
if(m%i==0) return 0;
return 1;
}
void main( )
{
int n=0,i;
for(i=1000;i=1100;i++)
if(fun(i))
n+=i;
printf(“sum=%d\n”,n);
getch();
}
c語言為什麼輸出是1100?
if(a=1) b=1;
將1賦值給a, a=1返回 1,非0表示真,所以執行b=1
a=1,b=1,c=0,d=0
c語言第三題為什麼是1100
f(12) 走else 調用f(6)
f(6)走else 調用f(3)
f(3)走else 調用f(1)
f(1)執行if 輸出1
輸出n%2=3%2=1
輸出n%2=6%2=0
輸出n%2=12%2=0
以上為調用過程。
輸出為1100
其實就是轉為二進位。
C語言編寫程序,要求輸出1100-1200以內的全部素數
#includestdio.h
#include math.h
int prime(int n)
{
int i;
for(i = 2; i = sqrt(n); i ++)
{
if(n%i==0) return 0;
}
return 1;
}
int main()
{
int i;
for(i=1101; i1200; i+=2)
{
if(prime(i)) printf(“%d “,i);
}
return 0;
}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33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