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nfig命令概述
config命令用於顯示或修改Linux內核的編譯配置選項。通常情況下,內核的編譯都是由系統管理員或開發人員完成的,一般用戶不需要使用config命令來手動修改內核的配置。不過,當你需要重新編譯已安裝的內核或安裝新的內核時,config命令就變得很有用了。
二、config命令使用方法
config命令可以從已安裝的內核文件中讀取配置選項,也可以手動設置配置選項。下面是config命令的一些常見用法。
1. 顯示內核配置信息
config -s /path/to/kernel
使用以上命令可以顯示指定內核的配置選項。其中,/path/to/kernel是內核文件的完整路徑。
2. 修改內核配置選項
config /path/to/kernel
使用以上命令可以啟動一個基於ncurses庫的文本界面,使用方向鍵和回車鍵可以瀏覽和修改內核的配置選項。修改後保存退出就會生成新的內核配置文件。需要注意的是,修改內核配置選項可能會導致內核不穩定,或者導致系統無法啟動,所以在修改之前請務必備份原來的內核配置文件。
3. 使用預設的內核配置選項
config -d /path/to/kernel
使用以上命令可以使用預設的內核配置選項來生成新的內核配置文件。預設的內核配置選項通常保存在文件系統的/boot/目錄下,以config-命名。其中,是內核的版本號。
4. 使用默認配置選項
config -n /path/to/kernel
使用以上命令可以使用默認的配置選項來生成新的內核配置文件。默認的配置選項通常是內核的編譯者在編譯內核時預設的。
三、config命令常見用法舉例
例如:
1. 查看內核配置信息
$ config -s /boot/vmlinuz-3.10.0-693.2.2.el7.x86_64
CONFIG_GENERIC_CPU=y
CONFIG_GENERIC_CPU_VULNERABILITIES=y
CONFIG_GENERIC_THERMAL=y
CONFIG_GENERIC_PCI_IOMAP=y
...
以上命令可以顯示/boot/vmlinuz-3.10.0-693.2.2.el7.x86_64內核的配置選項。
2. 修改內核配置選項
$ config /usr/src/linux-4.9.76-gentoo-r1/.config
以上命令可以使用ncurses界面編輯/usr/src/linux-4.9.76-gentoo-r1/.config文件,來修改內核編譯配置選項。
3. 使用預設的內核配置選項
$ config -d /boot/vmlinuz-3.10.0-693.2.2.el7.x86_64
以上命令可以使用預設的配置選項來生成一個新的內核配置文件。
4. 使用默認配置選項
$ config -n /usr/src/linux-4.9.76-gentoo-r1/.config
以上命令可以使用默認的配置選項來生成一個新的內核配置文件。
四、config命令的注意事項
1. 修改內核的配置選項可能會導致內核不穩定,或者導致系統無法啟動,所以在修改之前請務必備份原來的內核配置文件。
2. 修改內核的配置選項需要具有root許可權。
3. config命令只能修改內核的編譯配置選項,不能修改內核的運行時參數。如果需要修改內核的運行時參數,請使用sysctl命令。
五、總結
config命令是一個很有用的內核配置工具,可以幫助用戶重新編譯已安裝的內核或安裝新的內核。但由於內核的配置選項比較複雜,所以在使用config命令時需要非常小心,以免導致系統無法啟動。建議只有具有一定Linux經驗的用戶才嘗試使用config命令。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33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