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Java中的抽象類是什麼?
- 2、java怎麼理解抽象類?
- 3、java抽象類
- 4、java 抽象怎麼理解?
Java中的抽象類是什麼?
使用了關鍵詞abstract聲明的類叫作「抽象類」。
如果一個類中沒有包含足夠的信息來描繪一個具體的對象,這樣的類就是抽象類。
如果一個類里包含了一個或多個抽象方法,類就必須指定成abstract(抽象)。「抽象方法」,屬於一種不完整的方法,只含有一個聲明,沒有方法主體
java怎麼理解抽象類?
抽象類就是在一個類中既有抽象的方法也可以有非抽象方法,所謂抽象方法就是沒有具體實現的方法,繼承該抽象類的子類必須實現抽象類的抽象方法。
java抽象類
抽象類是指不允許被實例化的類;抽象方法是沒有方法體的方法。
1、抽象類可以不包括抽象方法,它反正不會去實例化,裡面的方法是不是抽象的沒有本質影響。
2、但是含有抽象方法的類絕不能被實例化,否則執行這個方法的時候,怎麼辦?
3、如果子類是非抽象的,那麼它就必須實現父類中的抽象方法;否則,它繼承來的抽象方法仍然沒有方法體,也是個抽象方法,此時就與「含有抽象方法的類必須是抽象類」相矛盾了。
比如說,我在紙上畫一個餅(抽象類),餅有個「吃到嘴裡沾一嘴芝麻」的方法。我可以在餅上畫幾個點假裝是芝麻,這時候「沾芝麻方法」就是個抽象方法,因為它不會真的掉芝麻;我也可以在餅上蘸點兒真芝麻,這時候「沾芝麻方法」就是個有實現的方法。但是用哪個方法都可以,因為沒人會去真的吃畫的餅吧。
但我要真的去照著這個圖烤一個餅(非抽象子類),那這個子類的「吃到嘴裡沾一嘴芝麻」的方法就必須有具體的實現。否則烤出來,一吃,沒芝麻啊!食客非上消協投訴不可。
java 抽象怎麼理解?
抽象就是把一個對象分析出各個屬性, 來替代表達的手法 。
抽 就是抽離;象 ,表象。表示出來的部分
比如一棵樹。整個一看我們就知道是樹,但是具體是為什麼呢。這樣就要拿樹和其它東西比出不一樣的地方,這些地方就是抽象出來的。抽象出來的東西脫離了樹本身,也就變得沒有意義,但是組合起來就是樹的概念。比如一棵樹,10米高,樹皮粗糙,樹葉是針形,樹榦很直,等等。這些屬性組合起來會感覺是一顆松樹。但是單獨說 10 米,沒有對象的話,就不知道這個是說的什麼東西。
編程上將對象抽象化是很有用的一個方法,能將枯燥的數據與單一對象對應起來,這樣易於理解,也便於編程。
例如在編寫學員管理系統。 學生的定義,首先要有名字,再有性別,再有學號,等等等等。這些就是抽象出來的屬性。而在定義這些屬性的時候就不要定義 a =”張三” b=1 c=122222 這些不容易辨識的屬性名字。而是用 name=”張三” sex=”male” no=”122223″ 這樣一眼能認出來的名字。這樣不容易搞錯,理解起來也不會困難。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33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