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們越來越依賴於網路這個工具來處理事務。如何快速地發送HTTP請求、處理響應成為了一項基本技能。requests是一個Python的第三方庫,它可以輕鬆處理GET/POST等HTTP協議的請求,是一個非常強大但又非常易於使用的庫。在這篇教程中,我們將對Python requests模塊做詳細的介紹,包括安裝方法、基本使用方法、進階使用方法等。
一、安裝requests模塊
在使用Python requests模塊之前,我們需要先進行安裝。Python requests模塊可以很方便地通過pip來安裝。打開終端,輸入以下命令:
pip install requests
安裝完成後,我們就可以在程序中使用requests模塊了。
二、發送HTTP請求
發送HTTP請求是requests模塊的核心功能之一。requests模塊支持多種請求方式,包括GET、POST、PUT、DELETE等。在這裡我們以GET和POST兩種請求方式為例進行介紹。
1、發送GET請求
requests.get()方法可以輕鬆處理GET請求。以百度搜索為例:
import requests
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s://www.baidu.com/s', params={'wd': 'Python'})
print(response.text)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使用requests.get()方法向百度搜索發送了一個GET請求,攜帶了參數『wd: Python』。得到的響應內容會被輸出。
2、發送POST請求
requests.post()方法可以輕鬆處理POST請求。以微博登錄為例:
import requests
data = {
'username': 'xxx',
'password': 'xxx'
}
response = requests.post('https://passport.weibo.cn/sso/login', data=data)
print(response.text)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使用requests.post()方法向微博登錄頁面發送了一個POST請求,攜帶了用戶名和密碼。得到的響應內容會被輸出。
三、處理響應
requests模塊發送請求後,伺服器會返迴響應結果,一般情況下,響應結果包含響應狀態碼、響應頭、響應內容等。requests模塊可以輕鬆地獲取這些響應信息。
1、獲取響應狀態碼
在響應結果中,狀態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我們可以通過response.status_code屬性獲取響應狀態碼。以百度搜索為例:
import requests
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s://www.baidu.com/s', params={'wd': 'Python'})
print(response.status_code)
上面的代碼會輸出200,代表請求成功。
2、獲取響應頭
有時候我們需要獲取響應頭的信息,可以通過response.headers屬性獲取響應頭信息。以微博登錄為例:
import requests
data = {
'username': 'xxx',
'password': 'xxx'
}
response = requests.post('https://passport.weibo.cn/sso/login', data=data)
print(response.headers)
上面的代碼會輸出微博登錄響應的頭信息。
3、獲取響應內容
我們還可以通過response.text或response.content屬性獲取響應的內容。以百度搜索為例:
import requests
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s://www.baidu.com/s', params={'wd': 'Python'})
print(response.text)
上面的代碼會輸出百度搜索頁面的HTML源代碼。
四、進階使用方法
除了上面介紹的基本使用方法外,requests模塊還提供了一些進階的使用方法,下面列舉一些常用的進階使用方法。
1、設置請求頭
有時候我們需要在請求中添加一些header信息,可以使用requests.get()方法或requests.post()方法的headers參數添加。以知乎首頁為例:
import requests
headers = {
'User-Agent': 'Mozilla/5.0 (Macintosh; Intel Mac OS X 10_14_6)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78.0.3904.97 Safari/537.36'
}
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s://www.zhihu.com', headers=headers)
print(response.text)
上面的代碼會輸出知乎首頁的HTML源代碼。
2、設置超時時間
有時候我們需要設置請求的超時時間,以防止程序長時間無響應,可以使用requests.get()方法或requests.post()方法的timeout參數進行設置。以微博登錄為例:
import requests
data = {
'username': 'xxx',
'password': 'xxx'
}
response = requests.post('https://passport.weibo.cn/sso/login', data=data, timeout=3)
print(response.text)
上面的代碼會在3秒內獲取微博登錄的響應結果,超過3秒則會拋出一個timeout異常。
3、使用代理IP
有時候我們需要使用代理IP來發送HTTP請求,可以在requests.get()方法或requests.post()方法中設置proxies參數進行設置。以豆瓣電影為例:
import requests
proxies = {
'http': 'http://xxx.xxx.xxx.xxx:xxxx',
'https': 'https://xxx.xxx.xxx.xxx:xxxx'
}
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s://movie.douban.com', proxies=proxies)
print(response.text)
上面的代碼會使用代理IP發送請求,獲取豆瓣電影首頁的HTML源代碼。
總結
在本篇教程中,我們介紹了Python requests模塊的安裝方法、基本使用方法、進階使用方法等。希望通過這篇教程,您能夠掌握requests模塊的基本使用,提升自己的編程效率。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31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