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en()函數獲取數組長度
在Python中,獲取列表、元組和字元串等序列類型的長度通常使用len()函數。例如:
lst = [1, 2, 3, 4, 5] print(len(lst)) # 輸出5
這段代碼定義了一個包含5個整數元素的列表lst,然後使用len()函數獲取它的長度,最後輸出結果為5。
同樣地,獲取元組的長度也可以使用len()函數:
tp = (1, 2, 3, 4, 5) print(len(tp)) # 輸出5
當字元串作為參數時,len()函數可以返回字元串的長度:
s = "hello" print(len(s)) # 輸出5
注意:對於無法獲取長度的數據類型,如set和dict等,使用len()函數會報錯。
二、numpy庫獲取數組長度
nump是Python中用於科學計算的常用庫,通過import numpy引入後,可以使用其提供的array類型,並通過shape屬性來獲取數組的形狀。
import numpy as np arr = np.array([1, 2, 3, 4, 5]) print(arr.shape[0]) # 輸出5
這裡定義了一個包含5個整數的numpy數組,然後通過shape屬性獲取數組形狀,再取其第一個值就可以獲得數組長度。
同樣的,對於多維數組也可以使用shape屬性獲取各維度的長度:
arr = np.array([[1, 2, 3], [4, 5, 6]]) print(arr.shape[0]) # 輸出2,表示有2行 print(arr.shape[1]) # 輸出3,表示有3列
三、pandas庫獲取數組長度
pandas是Python中用於數據分析與處理的常用庫,其中定義了Series和DataFrame數據結構,其對象操作類似於numpy數組。
在pandas中,獲取Series對象的長度可以使用其內置的len()函數:
import pandas as pd s = pd.Series([1, 2, 3, 4, 5]) print(len(s)) # 輸出5
而對於DataFrame對象,則可以使用shape屬性和len()函數獲取其行數和列數:
df = pd.DataFrame({'name': ['Alice', 'Bob', 'Charlie'], 'age': [25, 30, 35]}) print(df.shape[0]) # 輸出3,表示有3行 print(len(df.columns)) # 輸出2,表示有2列
四、結語
以上就是Python獲取數組長度的方法,其中len()函數是最為通用的方法,numpy和pandas庫則可以更方便地獲取多維數組和數據結構對象的長度。不同的應用場景選用不同的獲取方法才能提高代碼效率和代碼可讀性。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29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