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ort函數簡介
sort()是Python內置的一種排序函數,用於排序列表、元組等可迭代對象。該函數具有靈活的參數設置和強大的排序能力,在使用中需要注意其參數的不同含義和使用方法。
二、sort函數的參數
sort函數有多個參數,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key參數
key參數用於指定一個函數,該函數將作為排序的依據。排序時,對於可迭代對象中的每個元素,都會將該元素傳遞給key函數,並按照返回值排序。
# 示例代碼1:按元素長度排序 a = ['aa', 'dddd', 'b', 'ccc'] a.sort(key=len) print(a) # 輸出:['b', 'aa', 'ccc', 'dddd']
在示例代碼1中,key參數指定為len函數,表示按照元素的長度排序。
2、reverse參數
reverse參數用於指定排序結果是否為倒序。當該參數設置為True時,排序結果將為倒序;否則為正序(默認值為False)。
# 示例代碼2:按字典序倒序排序 a = ['ccc', 'b', 'dddd', 'aa'] a.sort(reverse=True) print(a) # 輸出:['dddd', 'ccc', 'b', 'aa']
在示例代碼2中,reverse參數設置為True,即按字典序倒序排序。
3、cmp參數
Python 2.x版本中,sort函數還有一個cmp參數,用於自定義比較函數(比較兩個元素的大小)。在Python 3.x中,該參數被去除。
# 示例代碼3:Python 2.x版本使用cmp參數 a = ['ccc', 'b', 'dddd', 'aa'] def cmp_len(x, y): return len(x) - len(y) a.sort(cmp=cmp_len) print(a) # 輸出:['b', 'aa', 'ccc', 'dddd']
在示例代碼3中,cmp參數指定為cmp_len函數,該函數自定義了比較規則,即按照元素長度排序。
三、sort函數的用法
sort函數使用場景廣泛,以下列舉幾個常見的應用場景。
1、列表排序
# 示例代碼4:列表排序 a = [3, 1, 4, 1, 5, 9, 2, 6, 5, 3, 5] a.sort() print(a) # 輸出:[1, 1, 2, 3, 3, 4, 5, 5, 5, 6, 9]
在示例代碼4中,列表a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
2、元組排序
# 示例代碼5:元組排序 a = [('ccc', 3), ('b', 2), ('dddd', 4), ('aa', 2)] a.sort(key=lambda x: x[1]) print(a) # 輸出:[('b', 2), ('aa', 2), ('ccc', 3), ('dddd', 4)]
在示例代碼5中,元組a按照第二個元素排序,即數字。
3、自定義對象排序
# 示例代碼6:自定義對象排序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 self.name = name self.score = score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tudent(name={}, score={})'.format(self.name, self.score) students = [Student('tom', 87), Student('jerry', 92), Student('bob', 78)] students.sort(key=lambda x: x.score, reverse=True) for stu in students: print(stu) # 輸出: # Student(name=jerry, score=92) # Student(name=tom, score=87) # Student(name=bob, score=78)
在示例代碼6中,自定義了一個Student類,該類存儲了學生的姓名和成績。將三個學生對象放入列表中,通過sort函數按照成績排序,最終輸出學生信息。
四、小結
sort函數是Python中常用的一種排序函數,具有強大的排序能力,而且可以靈活地設置參數,滿足不同的排序需求。在使用時,要注意參數的不同含義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出現意料之外的排序結果。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28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