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o線程池和並發
Go語言中並發通過Goroutine來實現,每個Goroutine都相當於一個輕量級線程,可以通過go關鍵字創建。在需要處理並發問題時,我們可以通過創建多個Goroutine來實現。但是如果創建的Goroutine過多,會消耗過多的系統資源,導致系統運行緩慢甚至崩潰。
線程池是一種常用的並發處理機制,它可以在一定範圍內控制線程的數量,避免過多的線程導致系統崩潰。Go語言中也提供了線程池的實現。線程池包含了固定數量的線程,可以通過提交任務來讓線程執行,執行完畢後線程會自動回收,而不會佔用系統資源。
二、Go線程池參數
在使用線程池時,我們需要了解一些常見的線程池參數,以便更好地實現我們的需求:
- 最小線程數:線程池中保持的最小線程數。
- 最大線程數:線程池中允許的最大線程數。
- 任務隊列:用於存儲等待執行的任務。
- 拒絕策略:當線程池達到最大線程數並且任務隊列已滿時,用於處理新的任務。
三、線程池原理
線程池的原理是通過一個任務隊列來存儲等待執行的任務。當任務隊列中有任務時,線程池中的線程會從隊列中取出任務執行。如果線程數已達到最大值,新的任務將會被放入任務隊列等待執行。當線程池中的線程空閑時,它們會定期從任務隊列中取出任務執行。
一般來說,線程池的實現可分為兩種方式:基於固定數量的線程池和基於可伸縮數量的線程池。在Go語言中,一般採用基於可伸縮數量的線程池實現。
四、Go語言線程池
Go語言中內置了線程池的實現,可以簡單地通過包管理器下載使用。下面是一個基於Go語言內置線程池的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sync"
)
func work(i int) {
fmt.Println(i)
}
func main() {
size := 10
jobs := make(chan int, size)
var wg sync.WaitGroup
for i := 0;i < size;i++ {
wg.Add(1)
go func() {
defer wg.Done()
for j := range jobs {
work(j)
}
}()
}
for i := 0;i < size;i++ {
jobs <- i
}
close(jobs)
wg.Wait()
}
五、線程池的拒絕策略
當線程池中的線程數已達到最大值並且任務隊列已滿時,我們需要採取一些策略來拒絕新的任務,以免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線程池的拒絕策略主要有以下幾種:
- AbortPolicy(默認策略):直接拋出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異常。
- CallerRunsPolicy:由提交任務的線程去執行任務。這樣做會降低系統的吞吐量,但可以避免任務的丟失。
- DiscardOldestPolicy:將等待時間最久的任務丟棄,嘗試添加新的任務到任務隊列中。
- DiscardPolicy:直接丟棄新的任務。
六、C++線程池
相比Go語言內置的線程池,C++並沒有提供類似的實現。不過我們可以使用第三方庫來實現線程池。
在C++中,一個比較常用的線程池庫是ThreadPool。下面是一個基於ThreadPool庫的例子,需要通過包管理器下載和安裝ThreadPool。
#include
#include "ThreadPool.h"
void work(int i) {
std::cout << i << std::endl;
}
int main() {
int size = 10;
thread_pool::ThreadPool pool(size);
for (int i = 0;i < size;i++) {
pool.enqueue([i]() {
work(i);
});
}
return 0;
}
七、線程池shutdown
線程池的shutdown方法用於關閉線程池。調用shutdown方法後,線程池將不再接受新的任務,並且會等待所有任務都執行完畢後關閉線程池。
在Go語言中,使用Close方法可以關閉線程池。
在C++中,使用ThreadPool的stop方法可以關閉線程池。
八、Hutool線程池
Hutool是一個Java工具包,內置了線程池的實現。下面是一個基於Hutool的例子,需要下載和導入Hutool:
import cn.hutool.core.thread.ThreadExecutor;
import cn.hutool.core.thread.ThreadFactoryBuilder;
public class ThreadPool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size = 10;
ThreadExecutor executor = new ThreadExecutor(size, size, 60,
new ArrayBlockingQueue(size),
new ThreadFactoryBuilder().setNamePrefix("test").build(),
new ThreadPoolExecutor.AbortPolicy());
for (int i = 0;i < size;i++) {
executor.execute(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ork(i);
}
});
}
executor.shutdown();
}
public static void work(int i) {
System.out.println(i);
}
}
九、Boost線程池
Boost是一個C++庫,在其中集成了線程池的實現。下面是一個基於Boost的例子,需要下載和導入Boost庫: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work(int i) {
std::cout << i << std::endl;
}
int main() {
int size = 10;
boost::thread_pool::pool pool(size);
for (int i = 0;i < size;i++) {
pool.submit(boost::bind(work, i));
}
pool.join();
return 0;
}
以上對線程池和Go語言線程池的介紹,相信可以對大家在實際編程工作中的開發有所幫助。感謝大家閱讀!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27658.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