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某男藝人吃小籠包的動圖刷屏了。該位沒有遵循「先開窗、再喝湯」原則的男藝人果不其然地將小籠包「最寶貴」的湯汁擠出老遠,也讓「吃貨」們隔著手機屏幕都感到可惜。
小籠包在蘇南、上海、浙江一帶的習慣叫做小籠饅頭、四川叫做小籠包子、武漢叫做蒸包,一般一個蒸籠里有10個包子,10個包子為一籠,它源於北宋京城開封的灌湯包,南宋時在江南承傳、發展和演變而成。
由於小籠包中含有大量湯水,所以吃起來務必要小心。那麼問題來了,正確而優雅地吃小籠包,總共分幾步?
首先,將小籠包夾入小碟中,要小心不要將皮夾破。在小籠包側面咬開一個小口,俗稱「先開窗」,將小籠包略微吹涼一些。(小籠包湯汁較燙,最好不要直接入口,可用筷子夾住後吹一下湯汁,但千萬不可倒入小碟中。)
然後就可以「再喝湯」了。小籠包的精髓就在於湯,保證小籠包美味不流失的方法是待湯汁稍涼之後,將整份湯汁送入口中,讓湯汁在嘴中完全包住小籠包,封住美味,毫不流失。小籠包講究湯汁,做的時候要把高湯凝成透明的固體膠質,切碎了拌在裡面,熱氣一蒸,就全化成了湯水。(好的小籠包皮薄如紙,提來提去還不會破。)
看著這位男藝人一遍又一遍地吃包子,好吧,看不下去了,快出門去找最好吃的小籠包大快朵頤。
◆ 西安賈三包子
賈三包子據說在西二環邊的真武廟二條已經開了將近20年,在北京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具有「皮薄如紙、餡嫩含湯、筋韌柔釀、佐汁鮮濃、形如石榴、狀似元寶、潤如脂玉、拎起像香囊」的特點。大家對西安賈三包子這個老店的灌湯包子評價頗高,有人甚至覺得比西安本地的還好吃。「皮薄餡大不粘底」,「湯汁和肉餡在嘴裡混合的感覺,真是大滿足。」而且「流出的湯汁很清亮,幾乎無油,很鮮美。」
▎地址:白雲觀街甲1號樓底商

圖/大眾點評截圖
◆ 阿文湯包
這也是一家擁有著很多忠實粉絲的老店,鮮肉湯包、蟹黃湯包都是招牌。鮮肉湯包肉汁很多,但是一點都不油膩,肉餡十分緊實。雖然蟹粉湯包的價格高於鮮肉的,但是從大家的評價來看,更傾向於性價比高的鮮肉湯包。很多人還表示,一定要加上薑絲和香醋,這才是最正宗的吃湯包的搭配。
▎地址:東大橋光華西里9號樓底商

圖/大眾點評截圖
◆ 鼎泰豐
米其林餐廳鼎泰豐的小籠包可謂是「殿堂級」,有人用這樣的文字去描述:用筷子夾起一個小籠包,纖薄的皮非常有張力地包裹著垂下來的湯汁,透過光線可以隱約看到湯汁在色澤清透的麵皮里涌動,咬下去,肉汁從肉餡伴著鮮美濺出,麵皮滑潤筋道伴著蒸香……據說鼎泰豐的小籠包每個都是5g的皮、16g的餡,每個小籠包的誤差不得超過5mg,每個都是均勻的18褶。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25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