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了:馬雲承諾每年種的1億棵樹怎麼樣了

都說中國人「種地」的愛好是刻在基因里的,聽說月球土壤不含任何有機養分因此不能種菜時,不少國人直呼「可惜了那塊地」,著實令人捧腹。

陽台的花盆裡、小院的空地上,都能成為中國人種東西的場所,實在是沒有地方發揮這點熱情,種地還能轉移到線上。

馬雲承諾每年種1億棵樹,五年過去了,這些樹都怎麼樣了?

2016年8月,支付寶公益板塊中正式推出「螞蟻森林」,從此,在線種樹成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當然,馬雲當初推出螞蟻森林種樹功能,並不完全是為了照顧國民種地的愛好,這個項目原本是作為全民可參與的公益項目面世的,種樹種得好,用戶是可以獲得獎勵的,具體為:

用戶在手機里養大一棵棵虛擬樹,虛擬樹長成後,支付寶螞蟻森林和公益合作夥伴就會在地球上種下一棵真樹,或守護相應面積的保護地。在手機上成功種下一棵樹後,用戶會收穫一張「環保證書」。

顯然,這是培養和激勵人們的低碳環保行為,既有趣味,又有實際意義,因此,螞蟻森林得以長紅至今。

馬雲承諾每年種1億棵樹,五年過去了,這些樹都怎麼樣了?

如今,螞蟻森林問世已有五年多,不少人都好奇:眼看手裡的環保證書越來越多,可當初辛辛苦苦「種」下的樹,在現實中真的有被種到保護地去嗎?當年馬雲承諾的斥巨資種樹,如今發展成什麼樣了呢?

有多少人在螞蟻森林開通之初每天多走一公里,就是為了第二天能多換點能量給自家樹苗澆水;有多少人半夜定鬧鐘早上趕早起,就是為了多「偷」兩滴朋友家園子里的能量。

可見在種樹這件事上,馬雲爸爸是成功點燃了國民熱情的。

用戶通過低碳行為收集綠色能量,途徑與目的達成一致,低碳行為包括:用步行代替開車、在線繳納水電煤氣費、網路購票等。

此外,根據用戶積攢的能量多少,可以選擇種植什麼類型的樹木,截至2022年,螞蟻森林共推出過17個樹種,每個樹種需要的能量是不同的,越大的樹種,所需的能量越多。

比如,檸條與梭梭樹是所需能量較少的兩種,但云杉、華山松、側柏等樹木所需能量就會多出很多倍,這樣側面激勵了用戶收集能量。

馬雲承諾每年種1億棵樹,五年過去了,這些樹都怎麼樣了?

由於螞蟻森林本質上是公益性質的項目,同時的確帶動了全民低碳行動,因此螞蟻森林在上線後廣受好評。

2018年10月,支付寶官方宣布,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中國綠化基金會已經與螞蟻金服集團正式簽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戰略合作協議,支付寶螞蟻森林種樹模式將被正式納入國家義務植樹體系。

在螞蟻森林上線3周年之際,根據《互聯網平台背景下公眾低碳生活方式研究報告》顯示,上線到2019年8月,螞蟻森林上5億用戶累計碳減排792萬噸,共同在地球上種下了1.22億棵真樹,面積相當於1.5個新加坡。

沒過一年,支付寶官方再次更新了全民種樹數據:截至2020年5 月底,螞蟻森林的參與者已超 5.5 億,累計種植和養護真樹超過 2 億棵,種植面積超過 274 萬畝,相於 2.5 個新加坡。

雖然不知道螞蟻森林為什麼一直揪著新加坡不放,但單從數據來看,它取得的成績著實斐然。

馬雲承諾每年種1億棵樹,五年過去了,這些樹都怎麼樣了?

到了螞蟻森林上線4周年時,這個數字又被更新成螞蟻森林造林超過2.23億棵,造林面積超過306萬畝,當所屬區域植被達到成熟狀態時,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可達111.8億元人民幣。

隨著螞蟻森林帶回的捷報越多,用戶們的好奇心也被高高吊起,大多數人只能從手機上選擇APP提供的幾個保護區,例如五源河保護地、老河溝保護地、嘉塘保護地等,但其實很少有人能真正去到這些地方,在現實世界裡,這些保護地的土地上,真的有樹木被不斷種下嗎?

2021年,一場對螞蟻森林的全民質疑被悄然掀起。

起因是有網友曬出了一段阿拉善盟277號林地的視頻,這裡正是螞蟻森林承諾會種樹的地方,但在視頻中,這塊林地除了荒蕪就是貧瘠,壓根沒有看到樹木,倒是飛沙走石隨處可見。

馬雲承諾每年種1億棵樹,五年過去了,這些樹都怎麼樣了?

視頻傳回網上,一部分網友「炸了」,質疑螞蟻森林多年來都在造假,還諷刺稱「這就是阿里巴巴旗下產品的一貫的作風,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區別」。

此外,也有網友真情實感被該視頻狠狠「傷」到了,表示自己三年來起早貪黑積攢了66個環保證書,難道都是假的嗎?

馬雲承諾每年種1億棵樹,五年過去了,這些樹都怎麼樣了?

大風起於青萍之末,輿論的影響顯然是不可小覷的,螞蟻森林疑似造假愈演愈烈,很多網友甚至當即退出了螞蟻森林,表示不會再繼續種樹了。

馬雲承諾每年種1億棵樹,五年過去了,這些樹都怎麼樣了?

此事驚動了不少媒體,幾天後,有記者來到了這塊被強烈質疑的阿拉善盟277號林地實地探查,從視頻中看,這片林區的確是光禿禿的沒有什麼樹木,但記者請來隨行的負責這片林區的護林員胡師傅卻說,這裡其實有樹,只是人們「看不見」。

馬雲承諾每年種1億棵樹,五年過去了,這些樹都怎麼樣了?

面對鏡頭,胡師傅頗有些無奈。他說,這片林區位於戈壁灘,種下的梭梭樹長在石子地上,加上當地氣候乾旱、極度缺水,這些條件本身就會影響梭梭樹的長成,別看這片地一片荒蕪,但仔細看地上,其實每個坑裡都已經種上了梭梭樹。

馬雲承諾每年種1億棵樹,五年過去了,這些樹都怎麼樣了?

聽了胡師傅的話,記者在石子遍布的地上找到一叢像雜草一樣的植物,問胡師傅「這就是梭梭樹嗎」,得到了胡師傅的肯定。

有了這棵梭梭樹的「打樣」,記者先後在多次發現了長勢不一、大小不同的梭梭樹,有些看起來茂盛一些,而有些則即將枯萎,這是由於2021年降水很少的緣故。

馬雲承諾每年種1億棵樹,五年過去了,這些樹都怎麼樣了?

胡師傅表示,當地的梭梭樹是按照3米x5米的網路狀種植的,每15平方米有一棵梭梭樹,所以並不是那麼的密集,加上外地人習慣了「樹比人高」這個設定,一眼望過去自然是找不到樹的。

此外,277號林地地質比較硬、放牧較多,加上乾旱等原因,梭梭樹普遍長得不高,而另一邊位於沙地上的梭梭樹長得就會更高一些。

胡師傅稱,一棵梭梭樹種下之後,要等到它長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可能需要十年八年。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成材」,也是這個道理。

馬雲承諾每年種1億棵樹,五年過去了,這些樹都怎麼樣了?

如此一來,最初質疑277號林區沒有樹的網友,顯然是有些劍走偏鋒了。

用戶在網上積累夠一棵梭梭樹的時間,肯定是大大短於樹木成長時間的,更何況,種樹是要根據季節和種植條件來批量安排的,並不是用戶點擊種樹後,就有會工作人員扛著鋤頭跑去立馬種一棵。

質疑螞蟻森林公益項目是造假的網友,理由顯然站不住腳,還暴露了自己並不怎麼關注國家在防風固沙、植樹造林方面的工作。

紅星新聞的記者走訪277號林地時,跟驗收單位一起實地測算了這片林地的樣本,結果顯示這裡的梭梭樹成活率基本上在75%左右,情況已然算良好。

儘管梭梭樹在理論上可以長到1-9米高,但在像阿拉善盟這樣的地方,它能夠長到40厘米左右就已然是一棵成功的樹。

馬雲承諾每年種1億棵樹,五年過去了,這些樹都怎麼樣了?

記者還了解到,277林地地處環境惡劣,在這裡已經不是「春雨貴如油」這麼簡單,而是但凡下雨就足夠珍貴,這裡年降水量只有130毫米,說到這兒,她打趣稱:「如果你是杭州或者其他南方地區居住的人,恐怕經歷的一場雨都不止130毫米。」

由此可見阿拉善盟的自然條件之差。

人們對螞蟻森林的質疑到這裡被順利解開,實在是一場烏龍。但這場烏龍也不算沒有正面作用,至少讓一部分網友了解到真實的防風固沙、植樹造林有多麼不易。

阿拉善盟277號林地的梭梭樹是2019年種下的,如今3年過去,多數植被長勢良好尚且被前來拍攝的網友們無視,在那些更加缺水的地區,治沙植樹的難度有多大就足夠可以想到了。

2021年,電視劇《山海情》熱播,觀眾們跟著主演體會了一把在荒地中開墾家園的不易。事實上,現實中人們防風治沙只會比電視劇情節更加不易。

半個世紀前,陝西省榆林市長城一線以北有一片沙漠,名叫「毛烏素沙漠」,榆林市也因為這片沙漠的存在而被稱為駝城,意為沙漠之城。

馬雲承諾每年種1億棵樹,五年過去了,這些樹都怎麼樣了?

「毛烏素」在蒙古語中意思是「壞水」,新中國成立初期,這裡森林覆蓋率僅有0.9%。榆林市靖邊縣東坑鎮毛團村的郭成旺老人回憶,四五十年前,村子周邊都是黃沙,一場風沙刮來,地里的莊稼就全被埋了。

惡劣的自然環境剝奪了這裡的居民幸福生活的權力,但也因此激起了一批有志之士的鬥志,他們發誓要用雙手將故鄉從沙堆里拯救出來,立誓治沙的當地人中有個叫石光銀的農民,他說:「我年輕的時候就下定決心干治沙這一件事。任何事情,只要下定決心,沒有幹不成的。」

憑藉著決心和肯吃苦的毅力,從1959年起,毛烏素沙漠的改造工程持續了半個多世紀都沒有中斷。到了2020年,這片沙漠已然快要從中國版圖上消失了。

成果寫下來只不過是寥寥幾句話,但在這幾十年中,為防風治沙付出時間、耗費精力的百姓以及提供技術支持不斷研究的科學家們,到底經歷了什麼,可就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的了。

馬雲承諾每年種1億棵樹,五年過去了,這些樹都怎麼樣了?

最開始,毛烏素沙漠上種的樹,種下多少死多少,到後來,成活率能達到90%,這其中少不了辛苦地鑽研。憑著一股子執拗,毛烏素沙漠當真被人類「治」住了。

防風治沙,是千年大計,是福蔭子孫的事業,這是個浩大的工程,單憑螞蟻森林這一個公益項目自然是無法做成,但螞蟻森林的背後有國家的支持,它拋出了一個善念,被千千萬萬的人接住、默默耕耘,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力量的傳承,值得人們銘記並感恩。

結語:

2019年4月22日,馬雲現身甘肅敦煌某「種樹」現場,接受採訪時,他感謝了所有參與螞蟻種樹的用戶,馬雲認為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會對後代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此外,他還表示,螞蟻森林的種樹計劃會一直持續下去,並承諾每年種1億棵樹、每年增加一百萬畝。

馬雲承諾每年種1億棵樹,五年過去了,這些樹都怎麼樣了?

截至 2021 年 8 月,螞蟻森林累計帶動6.13 億人的低碳生活,5 年來累計產生「綠色能量」達到2000 多萬噸。

此外,螞蟻森林聯合中國綠化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等 8 家公益合作夥伴,在內蒙古、甘肅、青海、寧夏等 11 個省份已種下 3.26 億棵樹,種植總面積超過 397 萬畝。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人們持續支持的事業,最終能締造一個真正的「綠色中國」。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24617.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09 14:39
下一篇 2024-12-09 14:3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