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烘焙品牌幸福西餅完成1億元融資。本輪融資由老股東亞商資本領投,新投資方春澗資本、韻達控股的福杉投資跟投。
說起幸福西餅,很多人都知道,原因很簡單——無論我們身處哪裡,打開美團總發現它在可配送範圍內。
不禁讓人好奇,一個烘焙品牌,怎麼做到輻射全國,連鄉鎮區域都不放過?

13年老品牌,從深圳走向全國
在大眾的認知里,烘焙品牌多數為區域型玩家,例如仟吉西餅的門店主要集中在華中地區,味多美主要在華東、華北地區。
最初,幸福西餅也是一個根植深圳當地的品牌。2013年,成立5年的幸福西餅已經在深圳開了40餘家門店,還身兼華潤萬家的供應商。
然而,也是這一年,迅速擴張中的幸福西餅出現了棘手而尷尬的問題——員工工資發不出了。品牌創始人袁火洪痛定思痛,決定轉戰互聯網。
他意識到,實體店的高額鋪租、人工成本對品牌而言負擔過重,且門店的輻射範圍終究有限,而蛋糕多為計劃消費品,完全可以通過提前預訂分配生產任務,互聯網又剛好解決了產品展示和支付的問題。
很快,幸福西餅關閉了大部分門店,砍掉華潤萬家300個銷售點,僅保留15家精華店輕裝上陣。
之後,幸福西餅採用價格差異化的方式,用低於同行的單品價格引流、提高銷量。同時,通過線上鏈接美團、線下與便利店合作,打開渠道。
2015年,幸福西餅成為深圳第一蛋糕品牌,它的電商之路,也真正邁上了征途。
由於烘焙產品對新鮮度、工藝要求很高,為了保證產品質量,袁火洪在幸福西餅啟用「中央工廠+衛星工廠+自建冷鏈物流模式」。這樣做的好處是,品牌可以通過自動化訂單流轉,以單定產,實現「0庫存生產」,而自建的冷鏈物流,又可以滿足用戶對送達時間的要求。
幸福西餅開始在各地招募城市合伙人,由合伙人負責投資、生產事宜,品牌總部則負責原材料供應、提供選址裝修、品牌運營等流程指導。對幸福西餅來說,這種模式能夠低成本地實現標準化運營,它很快在全國鋪開。
到現在,品牌已經覆蓋了全國300多個城市,包括西藏拉薩、新疆烏魯木齊等地區。
(圖源:幸福西餅官網)

布局縣鎮鄉村,
想當烘焙界「蜜雪冰城」?
幸福西餅的渠道大戰頗有成效,早在2017-2018年,它已經完成了四輪融資。
而這一次,這個成立13年的老品牌,打算將1億元新融資,用於「縣鎮鄉村計劃」發展戰略,計劃在2024年將品牌覆蓋全國2000個以上縣級城市。其創始人袁火洪還表示,未來,幸福西餅將啟動上市計劃。
能否上市暫且不討論,讓人驚訝的是,幸福西餅的這一步棋,竟然能看到蜜雪冰城的影子?
成立於1997年的蜜雪冰城,從2007年開放門店加盟,2014年自建了蜜雪冰城物流園,之後進入快速孵化期,到2020年,其門店已經突破10000家。
蜜雪冰城的成功,一方面,是它踩准了行業爆發的節點,2015年之後茶飲品牌才進入裂變期。

另一方面,則得益於品牌定位,蜜雪冰城的加盟模式和平價路線,讓品牌可以低成本實現門店擴張,並快速被新興市場接受。
對於實行城市夥伴機制的幸福西餅來說,這兩年,國內烘焙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下沉市場同樣有一片藍海。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烘焙食品的人均消費量約為7.3千克,遠不及美國、日本人均消費的一半。而未來幾年,國內烘焙市場將維持7%左右的增速,前景可觀。
在縣鎮鄉村,烘焙行業仍有較大的市場空白,對走平價路線的品牌十分友好。
這與幸福西餅的價格路線相吻合,它一直保持低於同行的均價,在品牌官網上,2磅的蛋糕價格區間為148-268元,而同尺寸蛋糕在21cake最低價為198元。
從生產模式上看,作為烘焙品牌中少有的全國型玩家,幸福西餅擁有500個分散式製作中心。並且,其城市合伙人機制能夠為它的擴張之路節省大量資金。對於品牌來說,繼續延伸生產鏈條難度不大。
另外,幸福西餅一直實行線上訂貨機制,消費者可以通過官網、微信商城、美團等多渠道訂購,加上品牌建立了大規模的私域社群,對比高度依賴門店的烘焙品牌,它的獲客渠道更多,且這種方式在縣鎮區域同樣有效。
同時,作為一個13年的老品牌,幸福西餅在烘焙行業已經有了一席之地。9月份,「第三屆中國餐飲營銷力峰會」發布的「2021中國烘焙十大品牌」榜單,幸福西餅位列第二。較高的品牌知名度無疑能夠形成助力,幫它在新市場更快打開局面。
從這幾個方面來看,幸福西餅進駐鄉鎮區域,既有天時,也有地利。

「先吃螃蟹」不等於穩贏
從轉型做互聯網蛋糕品牌,到開展縣鎮鄉村計劃,幸福西餅一直走在行業前列。
然而,隨著烘焙行業競爭加劇,「大範圍覆蓋+低價」不再意味著穩贏。
一方面,這兩年烘焙賽道呈現了細分化的趨勢,競爭加劇。
與幸福西餅定位相似的互聯網蛋糕品牌快速崛起,如熊貓不走、21cake、諾心等,它們在產品創新力、品牌營銷上各有所長,已經開始瓜分所在區域的市場份額。
例如,熊貓不走配送員身著熊貓人偶服,與消費者進行表演互動,營造生日的儀式感,品牌僅成立3年就實現年營收破8億。
與此同時,新中式烘焙品牌和跨界選手相繼入局,且更受資本和消費者青睞,讓老品牌黯然失色。今年,澤田本家、墨茉點心局、虎頭局渣打餅行等新品牌相繼獲得融資。
其中,墨茉點心局2020年才成立,它走國潮路線,以「中點西做」的烘焙手法快速出圈,目前已經完成五輪融資,單店估值過億。
而茶飲品牌奈雪的茶,其烘焙產品雖只是茶飲的配角,但由於出新快、創意足,實際銷量相當可觀,在2021年上半年實現了將近4.7億元的銷售額。
儘管幸福西餅耕耘市場多年,也很難抵擋這樣的攻勢。
另一方面,消費升級下,烘焙行業進入下半場,品牌之間的競爭,逐漸從「產品+渠道」轉向「產品+營銷點+渠道」。而營銷點,對於部分缺乏創新力的老品牌,是個大難題。
以幸福西餅為例,作為一個運營13年的品牌,它的尷尬之處在於,既無法像稻香村這樣的「老字號」自帶底蘊,也無法像自帶「網紅」基因的新品牌一樣,具有鮮明的辨識度。
儘管覆蓋的品類較為齊全,但幸福西餅至今沒有一款為人稱道的爆品,如好利來的半熟芝士、澤田本家的銅鑼燒。
並且,由於它實行高度流程化的生產模式,在蛋糕、麵包款式上很難像獨立品牌花樣百出。
久而久之,對於消費者而言,幸福西餅變成了方便、平庸的代名詞。
實際上,這兩年它也嘗試過改變。在官網推出的「雪天鵝」蛋糕、聖誕限定的平安果蛋糕,都是顏值經濟下的產物。

可惜的是,沒人看得到。
在成為「蜜雪冰城」的路上,它缺了一款能創造銷量奇蹟的雪王牌冰淇淋,還缺了一首叫蜜雪冰城甜蜜蜜的歌。
既然想做「中國烘焙第一品牌」,在擁抱縣鎮鄉村的同時,幸福西餅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加強產品研發能力?如何打造品牌故事?面對對手林立的烘焙戰場,如何突出重圍?
對它而言,這些問題雖遲但到。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24277.html